驗毒計劃 - 渣估

驗毒計劃 - 渣估

政府將在大埔校園試行驗毒,先引發私隱權之辯,後有社福界擔心資源不足。這計劃能否有效找出需要輔導的學生,甚至逼使他們供出貨源,從而讓警方緝捕毒販,尚未可知。
年輕人吸毒問題的上游來自毒品的生產和銷售,是一盤組織周密的陰騭生意,政府勞師動眾要驗出吸毒學生,似未能對症下藥,應集中火力來打老虎,並加強教育才是。
政府應增撥資源給警隊和海關,例如情報蒐集、緝毒犬、卧底、懸紅等,並向這兩大紀律部隊施壓,逼其交出成績,盡早高調拘捕毒販。
在這個連禁毒大使都變了道友的時代,起用禁毒明星來教育學生已經失效,甚至讓學生覺得學偶像吸毒才算有型。反而早前北上索K遭扣留,並「慘被加監」的晁小姐,向記者講述在拘留所內十人共用毛巾及牙刷,與早前接受訪問的幾位因索K而導致腎虧和幻覺的年輕人,更能收到警世之效,這些過來人才是道行更深的禁毒大使。
很多人都是不見棺材不流淚的,最好公安能配合,多到港人吸毒熱點掃蕩,讓北上吸毒的青年在拘留所深切反省,也不失為解毒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