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賣文經年,聽過的褒貶不少,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砂糖和屎都只有照單全收。其中最沒齒難忘的,是十餘年前鄧小宇在電話隨口擲下的這句:「你寫的東西呀,遊記不像遊記,日記不像日記,影評不像影評,散文不像散文,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四不像。幸而寫得還算好,他們才奈你唔何。」最末四個字鑽進耳膜,馬上嗡的一響,黎克特八級震央還要在腳底,雙膝不由自主一軟。是啊,的確如此,沒有熱情擁抱,沒有體貼鼓勵,沒有仗義撐腰,只不過因為喜歡寫,厚着臉皮東攝攝西攝攝,就這樣委屈而驕傲地生存了下來。困境被一語道破,關鍵時刻如果發生在《寶蓮燈》一類的神話,現形的妖物不會不垂手合十,恭恭敬敬銘謝觀音菩薩點化。
別人怎麼想不得而知,我一直慶幸自己不是鄧小宇眼中的李燕萍——「李燕萍的camp大概已去到最低層了,我對她認識不深,我仍未跌到去那個層面」。《吃羅宋餐的日子》犀利的剝皮個案不勝枚舉,反正已經被不領情的讀者辱罵騙稿費,不抄白不抄,這裏與大家分享最令我捧腹的一段:「我生平遇到兩個女人可以木無表情到無懈可擊,一是導演過《董夫人》、《再見中國》等藝術片的唐書璇……她講話時幾乎沒有抑揚頓挫,音調也是接近monotone。你和她說話時,她一片茫然,好像完全唔知你在『噏乜』,由她去坐鎮金庸筆下的活死人墓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啊哈啊哈,由她翻拍《活死人之夜》,應該很有看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