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通脹未臨有原因 - 陳永陸

財智語陸:通脹未臨有原因 - 陳永陸

自美國不斷印鈔救市後,市場一直憂慮惡性通脹來臨,不過,從近日公佈的經濟指標,發現通脹沒有預期那麼嚴重。究竟是市場估錯形勢,還是通脹仍未出現?
市場憂慮通脹,是因為美國要發債,發債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債券出台後乏人問津,美國政府便狂印鈔票自己購賣,形成惡性通脹的潛在危機。據財政部數據顯示,美國今年已發行了1.02萬億美元國債,因此市場對惡性通脹的憂慮,是有理據的。
美國已印了鈔票,中國亦放了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但中美的通脹問題仍未湧至,問題何在?印鈔票或泵水至經濟體系不會直接引起通脹,從經濟學理論解釋,是必須經過一連串的經濟投資,從而產生一個倍數刺激效應(MultiplyingEffect)來刺激經濟增長,當經濟增長至某個水平,才會引起通脹。

安踏趁回吐繼續買

環顧海嘯後各國的救市措施,錢是投入了銀行體系中,但實際上對投資的刺激卻有限,主因是經濟未處於復蘇階段,民間的投資(對行業)也不大進取。因此,從「正規」的經濟數據中,大家是找不到通脹問題。反之,環球金融體系水浸,刺激熱錢四出炒作,因此形成了目前的資產價格通脹。有一點要留意是,既然現在大家都估經濟已見底,目前待在金融體系的資金很大機會引發出來,刺激對實體經濟的投資,因此未來的通脹,有機會是從資產價格帶動轉向實體經濟,但時間性上估計是明年初才開始。問題是,現在經濟未行而資產價格先行,如果繼續炒經濟復蘇憧憬而令資產價格再上,屆時怕是「虛」、「實」通脹一同來臨,變成惡性通脹。故此,近日環球經濟沒有通脹壓力,不代表不用為防通脹作準備。
回到股市,很久沒見過港股一插到尾的情況,早前不斷建議大家趁高先減1/3倉,就是怕這突如其來的回吐。不過,個別業績好的股票仍可跑贏大市。愛股之一安踏體育(2020)中期純利比上年同期增長40%至6.083億元人民幣,最重要是毛利率有所提升。不少股票會是借好消息出貨,但我相信安踏未來的業績仍有不俗增長,此股仍建議趁回吐繼續作中線累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