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與國際大型鐵礦石供應商連月僵持的鐵礦石長期供貨合約談判,昨日終於打開缺口。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昨晨宣佈,以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鋼鐵企業,與澳洲第三大鐵礦石供應商FortescueMetalsGroup(FMG)達成協議,FMG承諾今年下半年向中國鋼企銷售的鐵礦石實行單一價格(即不分現貨或長約價),按年減幅最少35%,較其他國家早前達成的33%減幅略高。 記者:龍婉嫻
按協議,粉礦及塊礦每噸分別按年減35.02%及50.42%,較力拓與日韓鋼廠達成的32.95%及44.47%減幅,高2.07及5.95個百分點,中方視之為階段勝利;外方則認為FMG供應量太小,不足以迫使全球鐵礦石三大巨頭向中國讓步。
塊礦減50%最勁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稱,中國將參照與FMG的協議,與澳洲的力拓、必和必拓及巴西的淡水河谷進行進一步談判,故年度鐵礦石談判還未結束。商務部發言人認為,是次談判模式(改為半年制)是一種新探索和創新,對此表示歡迎。但三巨頭之一的力拓率先表態,稱FMG定價與自己定價不相干。
中鋼協公佈上述消息後,內地鋼鐵股股價、鋼材價格及鐵礦石價格全面下挫,多隻鋼鐵A股跌至停板或接近停板,在港上市的鋼鐵股跌幅亦達5.57至8.77%。鋼材之中,熱軋板卷鋼價跌幅較大,各重點城市每噸跌40至150元人民幣。
中方助FMG融資作條件
花旗及摩根大通稱,寶鋼與FMG達成的協議,是粉礦乾基離岸價每噸度94美仙,及塊礦乾基離岸價每噸度100美分,較力拓與日韓鋼廠定的低3美仙及7美仙。然而FMG不生產塊礦,中國亦很少進口塊礦,協議價相當於粉礦乾公噸55美元、濕公噸50美元,雖遠低於近日離岸價90美元或中國現貨價110美元,但FMG最多只能賣給中國2000萬噸,僅佔中國全年5億噸鐵礦石進口量的4%,而且該協議還有附帶條件,即中方要在9月底向FMG提供55億至60億美元融資,估計FMG以這筆資金用作擴產及贖回可換股債券之用。
內地鋼鐵業界則認為,中鋼協下一步宜集中針對一向立場不如「兩拓」強硬的巴西淡水河谷,希望能從這個全球一哥身上再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