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教育亡矣 - 韓連山

特區教育亡矣 - 韓連山

韓連山 中學教師

校園自願驗毒計劃未推行前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眾高官、校董、校長和家長傾巢而出,為計劃護航。打着「掃毒」的旗幟,用的是「強政厲治」的手法,對周遭的質疑、詢問、忠告和建議,一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最可笑的是,連年輕人的反對聲音,也全不理會。特區大人們這種思維,完全違反教育理念,是年輕人最壞的壞榜樣。我們教導學生要有獨立思維、批判能力,這一回卻看到原來大人們對問題全不反思,有的只是主觀、偏執、狹隘與虛偽。作為教師的我,也惟有搖頭嘆息,特區教育亡矣!
政府欲推校園自願驗毒計劃,找來格拉斯哥大學一項研究報告來支持論據,卻選擇性地報喜不報憂,以偏概全,欺瞞群眾。其實學術界和美國各州政府已做了不少研究和調查,○三年密切根大學比較有參與驗毒和不參與驗毒的學校內學生吸毒情況,發現兩者沒有分別。○六年美國《青年人健康年報》報道:學生運動員的吸毒情況並沒有因為驗毒計劃的推行而減少。同年,佛羅里達州的教育部拒絕接受白宮全國毒品控制政策所提供的款項,停止驗毒。

浪費公帑破壞互信

○七年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發表聲明:其一,驗毒不能遏止校園毒禍;其二,驗毒計劃浪費公帑,應把資源用在其他反吸毒運動;其三,驗毒破壞大人(家長和教師)與年輕人的互信;其四,驗毒不能找出嚴重吸毒者;其五,驗毒窒礙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其六,驗毒導致法律訴訟。這些驗毒的弊端,特區政府眾高官,校董、校長和家長,居然沒有人肯正視,反而製造假象,不作徹底研究便倉卒下結論,引用對自己推行計劃有利的資訊來掩人耳目。這種學術界亟之不贊同的「缺乏科研精神」態度,居然出現在本地最高領導群諸君。我們教師要再教導學生正確的科研精神,引導他們做學問時立論分析結語要「慎始敬終」,又是困難重重。
校園自願驗毒計劃又暴露了本地教育工作者不懂教育的醜態。某校董為特區這計劃護航,居然妄言「學生受緊中學教育嘅時候,唔需要計較佢哋嘅私隱」,完全違反人權理念,與當年羅范椒芬妄言「學生沒資格批評特首」有異曲同工之謬,多些這種人留在教育界,本地教育不亡才怪!大埔校長們也粗疏冒進,居然不求甚解、不辨是非,為政府鳴鑼開道,說甚麼「有學生濫藥事件已經知道好耐,都要搵個辦法施行嘅。」一於「大石壓死蟹」,替政府「積極」游說家長和學生,計劃便可以由「不願意」變為「自願」最後「強迫」進行了。這些反智、反民主、反人權的教育工作者,正是本地中學界最高統帥,特區教育焉能不亡?

變成亂吵髒大醬缸

社工界和家長們反而看到計劃的不足和推行時的隱憂,可惜的是為爭資源、為「不與政府作對」而基本上接受了計劃,完全看不到的是這計劃若成功推行,是對年輕人最大的「反教育」示範。十年教改,十年動盪,特區教育已風雨連年,這一回的校園自願驗毒計劃正正顯示我們有欠年輕人,把教育搞得成為一個「亂、吵、髒」的大醬缸,如柏楊所言,我們這群「醜陋的香港人」,能不心中有愧,對得起將來的世世代代的年輕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