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序幕中信泰富套73億負債仍高

重組序幕
中信泰富套73億負債仍高

中信泰富(267)出售國泰航空(293)14.5%股權,將套現合共73.48億元,預期因而獲得約10億元的溢利。不過,花旗昨日發表報告指,即使中信泰富將套現的73.45億元,統統用於還債,明年淨負債率依然處於110%的高水平,屬於該行跟蹤的全球股票中,財務狀況最差的公司之一。
今次是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振明,4月8日空降中信泰富,接替榮智健及范鴻齡任主席和董事總經理後,第二次出售非核心資產。4月時,中信泰富以22.45億元出售20%北方聯合電力股權。

下一步擬售電廠 增持石鋼

常振明接手中信泰富一個月後,在5月底出席股東大會上,回答傳媒問及會否出售東區及西區海底隧道及國泰航空(293)股權等重要資產時,當時他稱無意出售,只明確將特鋼、鐵礦和地產列為未來兩年集中投資的範疇,其他資產是否列為非核心,則含糊其詞。豈料不足3個月,常氏「食言」賣國泰。
消息人士透露,中信集團自5月底起,已靜悄悄地開始研究重組中信泰富資產。據悉,按初步方案,中信泰富將保留三大業務,包括特鋼、開採礦石與地產。他又透露,「特鋼與開採礦石是具戰略性資產,會做大做強。」,為了擴大特鋼業務,中信泰富更研究增持石家莊鋼廠,現時集團持有65%股權。中信泰富確定主營業務後,東西隧、電廠,以及大昌行(1828),中信1616(1883)將被列入非核心業務。
出售國泰股權後,消息指出,下一步可能出售沒有經濟效益的電廠。去年及今年4月中信泰富已先後出售兩個電廠的權益,根據08年年報披露,中信泰富仍擁有7個電廠項目。
至於出售東西隧及大昌行與1616股權並不容易,消息透露:「價錢是最重要阻力,過去出售不成,也是買家出手過低。」因此中信泰富未為出售非核心業務定下出售時間表,只是在資源調配上,作出明確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