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於微調消息,內地股市上周持續積弱,恒生A、H股溢價指數已跌至126點,反映A股相對H股的溢價已大幅收窄,有機會是港股轉勢的指標。另外,美國的議息結果雖令市場憧憬經濟復蘇,但聯儲局延長美債的購買時限,令市場懷疑聯儲局正考慮調整參與市場的程度,港股會否受中美股市夾擊仍是未知數。
7月內地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5.2%至9937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批發和零售業約佔總額85%,相關股份應有大把生意做,早前提過主攻年輕消費者的騰訊(700)、安踏體育(2020),及走高檔路線的金鷹商貿(3308)及寶姿(589),今日不妨轉移目標至超市股。
有條件追落後
早前有「中國股神」之稱的內地私募基金經理趙丹陽,向股神畢菲特推介物美商業(8277),雖有回歸主板及A股概念帶動,又引入美國私募基金TPG、弘毅投資及聯想控股為策略股東,但要留意公司近日加快擴充步伐,前期費用無可避免會為盈利帶來壓力,剛公佈的中期業績倒退29%至2.33億元。因此,要找穩陣之選,可留意聯華超市(980)。
聯華不但是內地最大超市經營商,更是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首位,經營品牌包括世紀聯華、聯華超市及快客便利。早前提過上海實業(363)為將業務集中於基建及房地產,將21.17%聯華股權轉手至百聯集團,而百聯屬上海市國資委旗下,經營範圍包括綜合百貨、商場及超市等。從「憧憬」角度出發,若聯華、百聯兩大超市合併的話,定能產生協同效應,雖然合併須政府批核,暫時仍未實現,但聯華在6月底,以4.92億元收購百聯旗下華聯超市全部股權。截至去年底,聯華在內地擁有超過3872間分店,加上華聯的1396間連鎖超市,門店總數將升至5268間,其中超市門店達3184間。
另外,聯華首5個月的同店銷售表現亦佳,較去年同期增長14.3%,隨着明年上海舉辦世博,預期參觀人次達7000萬人次,聯華來自上海的銷售額高達48%,無疑能夠受惠,加上聯華年初至今的升幅,較同業如京客隆(814)、時代零售(1832)及物美小,不妨買入追落後。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