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拆細 生產成本慳20%引入豐田模式港商大翻身

大廠拆細 生產成本慳20%
引入豐田模式港商大翻身

【本報訊】數以萬計在內地設廠的本港中小企,正處於金融海嘯與轉型的困境中,一間生產法國ELLE旅行篋的香港廠商最近邀請「公司醫生」診症後,引入日本豐田的生產模式尋求出路,把大型生產線分成多條細小的生產線,變相分拆成多間細廠,結果生產力提高15%,生產成本節省20%,抗衡鬥平的內地廠商。  
記者:呂焯均

半官方機構生產力促進局推出為中小企而設的公司醫生服務「升轉一站通」,兆成公司是首間完成斷症及診治的公司,位於深圳平湖的廠房佔地12,000方米,有20多年歷史,以特許方式取得5個外國品牌的產品設計、生產、批發和零售,在港寫字樓有36名行政及設計人員,零售人員70人,內地廠房則有300人。轄下品牌以法國旅行篋ELLE主打,還有男女裝皮具、Hallmark的熊仔玩具等。
兆成執行董事蘇瑞榮說,金融海嘯後出口定單大減,港商要轉型內銷,但他們很難跟內地廠商鬥平,「港商要打正皮,畀足稅,攞正牌」。該廠邀請生促局的顧問研究後,發現廠房與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傳統生產模式,「間廠由發料、製造、打釘、包裝各工序都係各自一個獨立部門,分佈喺唔同層數,淨係運送過程都好花時間。」而且,大型機器要待累積足夠貨量才能開始生產,任何一個部門出錯,均阻延整體生產;各部門之間又各有主管,各以部門利益為上,以致生產流程拖得特別長。

各生產線等同小廠

生促局引用豐田車廠的生產模式,把大廠分割成各條細小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相當於一間小廠,每名部門主管變成小廠長。他們發現,首批產品出產時間由以前以日計大大縮短為6小時,如產品有缺點也可盡快發現,減少浪費。兆成試行發現減少浪費相等於節省成本20%,生產力提升10至15%,工人收入也增加11%。

原廠房要大量生產,經常堆積半製成品。

以小生產線營運,可避免半製成品積壓,加快生產流程。

公司醫生由生促局推行

【本報訊】升轉一站通是一項免費的公司醫生計劃,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資助500萬元,交生產力促進局負責推行。生促局總經理潘世華說,該計劃診治了30個廠商,初步發現港商保留着低層次的加工經營心態,就算有改善構想,也十分零碎。該局為廠商徹底「驗身」,然後為它們鋪排路線圖,推行轉型、提升技術等計劃。
該局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正商討進行第二階段的升轉一站通,為其中20間已驗身的廠商提供部份資助,協助它們配合提升生產技術,預算每間廠房最少需60萬元,希望政府資助一筆過30萬元,「中小企係香港經濟支柱,幫佢哋就係鞏固香港嘅經濟」,預計政府幾個月內有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