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有道:投資由暑期工薪金開始

理財有道:投資由暑期工薪金開始

讀者溫太的女兒,覓得暑假工,但返工一周未發薪水,已預支購買衣物,溫太認為女兒應善用暑期工薪酬。4位理財專家指出,年輕人即使不需負擔家庭及生活開支,但暑期工薪金亦不應花光,應藉此養成良好儲蓄習慣。建議年輕人將暑期工薪金分作多個份額,分別作低風險投資及儲蓄,餘下才作個人享樂或與家人分享。 記者:黃碧珊

李兆波:可作零存整付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導師李兆波認為,應將三分一薪金「與別人分享」,如孝敬長輩及請友好食飯,至於餘款應儲起投資。他提醒即使薪酬微薄只能儲起數千元,但「放在銀行起碼保本,總好過花光。」李兆波指學生時代,暑期工薪金一般會用作支付學費,至大學畢業還餘約10萬元。
他建議可考慮定存,或以零存整付方式,取得較活期更高的回報。亦可在父母指導下,認購新股,但須選擇具實力新股。他認為若投資期達半年或更長,利潤可望更豐厚。

黃敏碩:買盈富A50基金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建議,年輕人可將暑期工收入,購買有分散風險作用的指數基金,如盈富基金(2800)或A50中國指數基金(2823),股價與大市同步,若市況好回報將不俗。以A50中國指數基金為例,上周五收14.58元,不計銀行或證券行收費,每手入場費僅1458元。
黃敏碩指,讀書時亦有做暑期工,而且定立目標,每年將所賺一半儲起作升學,及日後購買心儀物品。
由於當時投資選擇不多,暑期工收入只作低風險定期儲蓄收息。他指當時定存,不但利息高,而且穩陣,但現時定存利率微薄,不建議年輕人仿效。

張佩儀:投資外幣基金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贊成,學生應將一半暑期工薪酬留作儲蓄。她認為外幣可為作旅行使費,及有升值潛力,故建議將暑期工薪金購買人民幣、歐元或英鎊。除外幣,還可選擇由專業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如市場較看好的中國指數基金,或香港股票基金。
張佩儀中五畢業已開始做暑期工,將所賺50%買入澳元,儲蓄收息,原因是澳元高息但風險相對較低。直至大學一年級暑假,她所儲的澳元,足夠作旅行的旅費。

蘇偉文:應培養責任感

中大財務學碩士課程主任蘇偉文認為,暑期工薪金運用,應由孩子自行決定,但父母可以身作則,從旁引導,培養下一代正確的金錢觀念,如提醒孩子可請長輩飲茶,孝敬長輩。此外,可透過支付家用,使孩子明白「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不過蘇偉文表示,家用的金額多少並不重要,最緊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