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協去年推出長者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原意是協助有經濟困難的長者業主改善居住環境,有申請人因審批時間太長,等不到津貼已去世,但房協竟沒半點憐憫之心,即時取消申請。有政黨批評房協做法不近人情,而該計劃申請程序繁複也令不少長者卻步,要求縮短審批時間。
居於土瓜灣、96歲的馬惠貞去年10月申請長者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希望得到房協4萬元津貼改善居住環境。裝修項目在今年3月完成,之後馬婆婆將開支收據交給房協以拿取津貼,但她不幸在7月去世,房協就立即以申請人去世及其配偶未合申請資格為由,拒絕批出款項及取消馬婆婆的申請。
婆婆離世即終止申請
馬婆婆的孫新抱黃惠儀昨在記者會表示,婆婆在工程完工後4個月去世,但房協即時終止申請,「如果知道婆婆不久人世,一定唔會去申請津貼維修間屋。」她指,計劃審批時間太長是一個陷阱,「申請咗嘅長者就好似要鬥長命咁。」協助馬婆婆後人追討的民協發言人楊震宇表示,房協應立即檢討審批程序,即使申請人在審批期間去世,也不要終止申請。
房協發言人表示,房協有獨立審批委員會,協助被拒申請人覆核申請。房協會調查馬婆婆個案,並指過往曾有恩恤考慮,批出津貼予不合資格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