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曾經向特首要求安樂死的阿斌(鄧紹斌),昨天遇上澳洲「死亡醫生」PhilipNitschke。阿斌沒有向這位致力協助病人選擇安樂死的醫生討教結束生命的方法,但四肢癱瘓的他,內心仍有揮不去的恐懼:「我想我不可能舒服的死去,我害怕死前時一刻會很痛苦。」
十多年前曾在澳洲合法地為四名病人結束生命的PhilipNitschke,昨天到本港外國記者會出席探討安樂死問題的電視節目《安樂善別》發佈會,阿斌明顯有備而來,現場設施不能讓他坐輪椅到二樓,於是他在大門等候這位醫生。
曾著寫《我要安樂死》的阿斌,與「死亡醫生」同場出現,又再被問及生死意向,「我依然堅持我們有權選擇是否安樂死。但在它合法化以前,我不會作出決定,以免影響身邊的人。」
「安樂死是人權」
多年前因為意外導致四肢癱瘓的阿斌,只能移動頭部,能說話,其餘一切事情要靠人協助。近年他寫書、出席公開活動,生活態度明顯傾向積極,記者問他對生命是否仍然充滿希望,「我有腦袋,仍然可以做一些事情。此時此刻,生命仍然有意義。」
安樂死問題充滿爭議,「死亡醫生」經常被公開挑戰,但在阿斌心目中,他很勇敢。他以英語向PhilipNitschke提出三個問題;為何死亡醫生要協助病人安樂死?澳洲處理安樂死問題的情況?病人神志不清時怎樣處理安樂死的意願?
安樂死曾一度在澳洲合法化,但96年被推翻,PhilipNitschke認為協助有需要病人選擇安樂死能造福文明社會。他說,在合法化地區,病人若想貫徹安樂死的意願,最好預先訂立遺囑。阿斌認為:「選擇安樂死不是造福與否的問題,這是我們的基本人權。」
記者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