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蛇竇 - 盧峯

最佳蛇竇 - 盧峯

每間公司都有至少一個蛇竇,至少有一個讓同事唞唞氣、洩洩火、交換交換八卦消息的地方。十多年前所有電視台都在廣播道(又稱五台山)的時候,山下那家叫King'sArms的Pub就是不少五台山中人的蛇竇、是非窩,多少真真假假的兵變消息、挖角風潮、篤背脊事件都在那裏醞釀擴散。那時只是TVB新聞部smallpotato的我偶爾在King'sArms跟同事喝杯啤酒也會看到一些不該、不預期看到的人和事。
後來在西報工作,蛇竇變得「人鬼殊途」。鬼佬同事有自己的吹水酒吧及Pub,不會跟本地同事混在一起。像我們這樣的本地記者要痛駡老細戇居,大駡鬼佬編輯橫蠻的話,銅鑼灣的夜市酒樓或卡拉OK通常是首選。
到加入《蘋果》,搬到堆填區旁跡近不毛之地的將軍澳工業邨後,蛇竇從我的字典及記憶中消失了。一方面因為變成寫評論的「個體戶」,少了同鼻孔出氣的同事;另一方面因為《蘋果》離最近的民居五公里,難找到就腳啱feel的蛇竇。但原來這只是我自己的問題,其他同事還是有他們唞氣的好地方。最近在公司飯局中就聽到一個精采的蛇竇。
蛇竇叫「××城」,是一家可以喝酒、唱歌的卡拉OK。據說自從某些同事離開《蘋果》後就成為ex蛇竇,大伙改到其他地方……。但最精采的是在「××城」發生的軼事:有失勢主管在那兒像殺豬般哭了一個晚上;有高層在那裏向同事下跪請求原諒;有同事在那裏大唱特唱《南泥灣》。
真可惜,錯過了「××城」這個蛇竇和城中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