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成局長的「和諧」 - 蕭新泉

曾德成局長的「和諧」 - 蕭新泉

蕭新泉 自由撰稿人

去年六月及九月大澳發生雨災及風災,社工謝世傑協助居民召開申訴大會及約見政府官員,投訴部門救災不力。鄉事派不滿謝世傑破壞社區和諧,去信民政局投訴他「唱衰」大澳。今年一月,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主動向YWCA會長及總幹事提及事件,並希望機構配合政府的「和諧」社區政策,結果社工被「調職」,引起社福界抗議。
甚麼是和諧社區政策?按曾局長的做法,對特區政府提出反對意見就是違反和諧。

為討好鄉事派嗎?

齊景公及晏子是古代的名君賢臣。一次,景公問晏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晏子回答:「君甘而臣酸,君淡而臣鹹。」意思就是君主與大臣應該是相反的,這樣才能夠互相提點,互補不足,透過互相討論,把歧見調和,得出最佳的方案。這就是「和而不同」。
曾局長不明白甚麼「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還不令人擔憂。最令人憂慮的,反而是曾局長實踐了「小人同而不和」。社工帶領大澳居民向政府申訴,負責的政府官員按程序處理,彼此相安無事。現在卻因鄉事派投訴,曾局長在事發數個月後向社工負責機構「打小報告」,迫使機構把社工「調職」。曾局長的做法究竟是為了政府,為了大澳居民,還是為了討好鄉事派?這樣的做法光明磊落嗎?
曾局長已向港人清楚說明甚麼是特區政府的「和諧」。自此之後,所有社福界、教育界都不要向政府抗爭,否則就是違反和諧。但最諷刺的,是曾局長中學年代因參加「反英抗暴」的行動而被判入獄,他自己就帶頭破壞當時社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