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印備一套手術程序須知,除了加強醫生與病人的溝通外,更讓病人或家屬認識相關手術風險,以及在「知情」的環境下表達意願和作出合適選擇。今期談談大家都聽過的闌尾(俗稱盲腸)切除手術。
闌尾位於腹部的右下方,小腸和大腸接合處,像一根小管子,約5至10公分長。當闌尾被糞石或任何原因引起炎症反應時,稱為闌尾炎(Appendicitis),俗稱盲腸炎。
盲腸穿破可致腹膜炎
盲腸炎發病迅速,常見的症狀為腹痛,隨後數小時腹痛加劇及轉移至右下腹,伴有惡心、嘔吐及發熱。盲腸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之男女身上;發炎的盲腸須以外科手術切除,否則盲腸穿破可引致腹膜炎,危及性命。
醫生在施行盲腸切除手術時,會將病人的腹下部切開,進入腹腔,觀察腹腔內各器官,找尋病變部位;結紮並切除盲腸,再分層縫合腹膜、腹肌和皮層。
盲腸切除手術雖然很普遍,但仍有可能發生危險或併發症,例如傷及附近器官如膀胱、結腸,發生率約5%;結紮處滲漏則有1%機率;手術後甚至有15%至20%機率發覺並非盲腸炎。病人必須明白無論手術安排如何完善,仍有機會發生併發症,如當附近器官受損、手術後嚴重出血或滲漏時,可能需要進行另一手術治療這些併發症。
至於手術後,病人宜穿寬鬆衣物,以免傷口受壓;如傷區痛楚,應依時服用醫生處方之止痛藥;保持適量運動,但避免劇烈運動。當然,依時覆診也是相當重要的。
撰文:醫院管理局
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