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官商的最後保護網 - 張華

探針:官商的最後保護網 - 張華

司法是社會公義的最後防線,但一系列案件表明,官民同罪不同刑,甚至官商犯罪後獲包庇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司法制度淪為偏袒官富階層、迫害平民百姓的惡魔。
《南風窗》月前曾揭露一宗寃案。內蒙古男子呼格吉勒圖,十三年前在首府呼和浩特市一間紡織廠工作,偶然發現一名女子倒斃在公廁內,報警後,公安卻認定他是強姦殺人兇手,而檢察院、法院一味採信公安的「證據」,最後,呼格吉勒圖在呼寃聲中被槍斃。
九年後的○五年底,身負十條命案的真兇趙志紅落網,並承認當年在那家紡織廠內姦殺一名女子,公安部兩名專家對他進行測謊、心理鑑定等,都證實趙乃真兇。本來,真兇現身,案件大白於天下,應還呼格吉勒圖一個清白。河北省的聶樹斌也被指殺人兇手,多次險被槍決,而真兇於十年後落網,法院最後認定他是寃枉。
兩案如出一轍,但內蒙古這宗寃案要糾正,卻難如登天。四年來,呼格吉勒圖父母不斷上訪鳴寃,也曾引起中央領導注意,但當年「偵破」此案的「神探」,事後獲二等功,還不斷升官,而當年呼市的公安局長、副局長等人,也因領導有方而獲一等功。為呼格吉勒圖翻案就意味着這班內蒙公安系統的權貴,要負上罪責。但今日的司法系統,又怎會為一個無辜寃死的青年而開罪公安呢?
此外,杭州市近日先後發生兩宗名貴跑車在斑馬線撞死路人的慘劇,當地公安的作為也令人質疑,他們是否在包庇肇事富家子弟。在首宗意外中,公安沒調查就宣佈,車速僅為七十公里,事實卻是八十四至一百零一公里;第二宗保時捷撞死女工,公安聲稱,閉路電視顯示,死者在斑馬線旁過馬路,應負次要責任,但公安公開的電視中,卻缺了出事時最關鍵的那二十九秒畫面,所謂「死者沒走斑線」指控,顯得蒼白無力,讓人懷疑杭州公安是否想再炮製一齣「包庇富家子、再殺死者一次」的鬧劇。
作為強勢的官僚及富豪,運用特權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和社會資源,他們還不知足,讓司法制度向他們傾斜,即使違法出事,還可在最後一道保護網庇蔭下,得以輕判減刑。即使入了獄,還可像陳良宇那樣坐「富貴牢」,又或像曾跟一百零七個女性有染的湖北「五毒書記」張二江那樣,在獄中著書立說,從而一再獲得減刑。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