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貴族名校哈羅,宣布來香港特區開分校。
沒有辦法。香港家長年年把小孩往英國塞送,人家在香港舉辦的教育展銷會,年年都擠塞爆玻璃門,比o靚模出寫真還要盛況空前。
說好聽一點,是「酬謝顧客熱情」,老實點說,是名校終於「怕咗你」,好好好,不要像一九七五年南越西貢的美國大使館一樣,個個都要擠上直升機了。不要爭先恐後,人人都有位,你不必打群架擁過來,我來貴境開分校。
哈羅在香港,像哈根達斯的雪糕,必無三聚氰胺,按英國人的一套辦學,沒有特區政府指定的「國民教育」,只有「英國國民(海外)教育」,教的帝國殖民地業績、三權分立,學生還可選修法文或拉丁文,學費收貴許多,精明家長,眼睛雪亮,自然覺得超值。
由市場效益來看這盤生意,哈羅自然是第一得益人:英國貴族教育,深受中國人戀慕,分校開到中國領土上,是繼砵甸乍將軍把米字旗插在西營盤之後的劃時代事件。
中國大陸和香港富豪,拼命把子女塞英國,哈羅校內,據知情人透露,早就出現了一條說中文、上網看o靚模的「唐人街」,為保持血統純粹,及早防範貴族學校的非西方異類文化污染,搶先在香港建校,然後像迪士尼一樣,再進軍上海北京,將來在大陸建十多家分校,自兩全其美之計。
對於香港家長,讓孩子在特區上哈羅,也如同買LV不必親飛巴黎,一樣能在親友面前威水。當然,也要小心自己的孩子進不去的其他眼紅師奶,吃不到的葡萄,說你的兒子,在背後冷言冷語:「什麼邱吉爾校友?把鬼麼,薄瓜瓜的校友就真!」
薄瓜瓜小公子,是中國革命元老薄一波老先生之孫,也進了哈羅,當然也是頂級人才。聽了這等涼薄話,請哈羅(香港)家長會仝人要沉得住氣,不要發火:瓜瓜二十年之後就會是中國的總理,你的兒子如果能跟瓜瓜做校友,得到的好處大,還是攀附邱吉爾舔碗邊舔到的菜汁,得到的榮譽多?這個問題,白癡也知道答案。
有人會搖頭晃腦指出:來香港開分校,作用不大,學好英語和西洋文化,最重要是有一個文化環境,還是去外國比較好。
但即使飛到那邊,進了正版哈羅,周圍同學都是黃種華裔人,大家不是說廣東話就是京腔,放假開保時捷直奔倫敦唐人街的皇朝酒家吃乾炒牛河,晚上在宿舍上網,交流陳冠希之淫照心得,「文化環境」跟尖沙咀旺角差不多。
只要能爭取到用港幣交學費,省卻英鎊高滙水拖累,這盤投資,值博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