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爆澳門 好賣過港星

Rap爆澳門 好賣過港星

自從懂得賺錢以來,去過澳門N次,覺得新馬路人多車多,新口岸沙塵滾滾,氹仔是用錢堆砌出來的,真想找回從前坐大船過大海,嘔餐飽才到達,阿姨從雅廉坊的四樓叫在地下玩耍的我上樓食飯,飯後與陌生小孩玩「電話」——兩個紙杯加一條線自製——還可行個多小時去黑沙灣游泳飲樽裝可樂。回歸十年,澳門人怎看日漸轉變中的澳門呢?一群年輕人用了最傳統的訊息傳遞方法——唱歌——來表達及反思。

記者:梁佩芬
攝影:梁細權

難定澳門人

社會要發展,人要接觸外間才進步。由「澳門創作人協會」出版的《未命名的章節》一書中說:「2007年,澳門不是一個發展中的城市,是消失中。如果時光倒流十年,相信活在1997年的澳人絕對想像不到2007年的澳門會變成這麼都市化及國際化,甚至有點泡沫化。」不論對澳門或香港人來說,只有何鴻燊的「澳門」年代,絕對可以稱為說華語的「歐洲小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小街小巷帶點香港已褪色的殖民風味,小店賣傳統手工藝食品,物價低,生活節奏慢。這一切,自2004年金沙插旗,已漸不復再。唱作《鬧戰》一曲的澳門歌手肥田說:「現在通街都是7-11,無錯人工比以前高了,但物價也高了三、四成!」同時,經濟好,人多車多的士多,想知道澳門人會覺得連行路也快過坐車的感受,可聽聽他的Rap。
說到底,就是賭場興起,從三間變三十二間,賭王也說年輕一輩看到初入職荷官也有一萬八千元月薪,做多兩三年可達四萬,還有人讀書嗎?因此,引發中學畢業後曾想入賭場工作的澳門歌手Angus作了一首《日夜分流》,大膽道出:「發現了轉盤之後,日夜並沒有分流,攜同全城密友,快慰與引誘兩溝」,自言三思後,始終不想一輩子困在賭場,決定繼續學業,現在擁有一隊樂隊。談起工作,協會主席Sio直截了當道出澳門人的奇怪現象:「我們很難用職業去界定一個人!」她自己竟是教英文、搞時裝生意又是創作人,旁邊的Tiff,在4A廣告公司做市場經理,又是填詞人,協會副會長Anew大膽比喻:「叠碼仔,放工後是畫家;警察,背後是歌手!」意思是澳門地方小,時間多,人際關係好,做事方便利落,一人身兼多職視作等閒:「我們會利用不同的職位,互相利用。」所以,他們很少問人家的「職業」,不同時間,身份不同。我應該要反省,要積極找尋另一個身份。

■Angus有樂隊,今次獨立發展唱「日夜分流」,說年輕人日夜兩種生活。

■「澳門創作人協會」主席Sio(右)及副會長Anew(左),以提倡澳門創作為主旨,由影片到時裝也有。

派$6,000花了也不知

我懷疑自己從未想過去認識澳門,只知道有朋友在馬交工作了一年,人工三級跳(錢!),近期較有印象是政府派錢,每人六千大元(又是錢!)一身銅臭,想知道他們收到錢後有多開心!Tiff大笑:「用了也不在意!有沒有也沒所謂。」Sio:「反而我最想知道怎樣用醫療券?」Tiff和Anew竟也搖頭。「其實,我賺二萬,有二萬元的生活,你要我返回賺一萬,我又有一萬元的生活!是否要在意有多少呢?」恕我膚淺,我很在意,尤其被減人工後。
「香港人就是這樣,一出社會做事就要顧錢,顧房屋!」「我們租樓買樓也一樣,都是每月幾千!」「香港人的居住環境又不見得好好多!」「何解你們常常O.T.,我無心機就放工!」「很少澳門人會準時返工放工!」「早上十時,我仍在床上掙扎應否返工!」「澳門人對交稅的概念很模糊!」「澳門人彈性大,駕車不響Horn,可以一個電單車位泊三架電單車!」「每次食飯,都是男人埋單。」「我們不存在澳女現象。」「好憎香港的交通燈,整日嘟嘟聲,好有壓力。」「每次有同事過身,便在人工扣五元做帛金!」說到此,我開始懷疑,是否香港人的生命只有工作和錢呢?「我認識的香港人都說想取得澳門身份證,因為有錢派!」我明白了,雖然港澳只有一海之隔,對大家的認識也不多!

■澳門的教堂有很多,如這間「大堂」或稱「大廟」,建於1576年,全用木建造。

■旅遊塔在迷濛中,但六人創作路絕不迷濛。

■Tiff說澳門人最愛搭膊頭,狀甚老友。

專輯好賣勁過港歌星

所以呢?Sio:「我希望你聽聽我們協會最新專輯《回問》,是我們對現時澳門的想法,是第一張講述澳門的概念唱片!」大碟放在「信達城」附近的唱片舖發售,「銷量不錯,一千張左右,作為獨立製作加上只有五十四萬人口的澳門來說,不錯了,現正加印第二版!」到店舖「歌謠」看看,擺放在鄧麗欣大碟旁,經理Peter覺得以澳門作品來說,無論歌曲及設計也具吸引力:「我的店已賣了超過一百張,比一些香港歌手更好賣!」當然,他死口不說是那位。「8月23日,我們會在香港開小型演唱會,9月到廣州開展覽。」協會自2005年成立,已拍過一齣獨立電影《澳門.聖誕2005》,出了一本書《未命名的章節》和製作一個廣播劇《聽見我們在一起》。回想創作起源,就是不停有人問究竟澳門回歸後有何變化,及突然發現下環街有棵老樹被砍伐了:「若果沒有人問,我們根本不知道!」一想,才知不對勁,先是很多古老行業逐漸消失:「寫書時,在造船廠看見一個阿伯,說如果再沒有定單,就要關門大吉,最近再去,招牌仍在,但已人去樓空。」還有瓦煲咖啡、巨型汽水樽、中式馬賽克等,都正在慢慢遠離我們的視線:「書中說澳門正逐漸消失,最主要是『小城』的概念消失!」即是,正式命名國際大城市,各位準備好嗎?「首先是大家要接受轉變,紐約倫敦也經過一段時間才是大城市。」「社會發展大了,政府多了錢,資助多了,無論醫療或教育,會比以前優勝!」「問題是我們要開放思維,多點創作,不能只靠外力,自身要進步。」「總之,不是要O.T.就是一個國際大城市。」事實上,香港仍有很多人不用O.T.準時收工,現在是5:16pm,我想找的公關小姐已下班了。

■《回問》CD及DVD合輯,168葡幣;《未命名的章節》,書,68葡幣。

■唱片舖經理說《回問》一碟,銷量比香港歌星更好。

■《日夜分流》一曲,用輪盤比喻人生。

■《回問》一碟所有MV,全是協會人製作。

■《問我》一曲,輕鬆活潑,道出時下澳門女仔的心聲。

要有力量才談政治

他們把澳門現狀「唱」出口,內容講塞車、泊車、事業、古蹟、老店等,那麼對現下社會政治問題有何看法呢?Sio率先說:「我不會理會社會政治問題,我覺得不是時間出聲。」何謂適當時候?「當我有能力,有權力時,才有資格出聲。」其實,香港人又談政治嗎?我們何不在友儕間風花雪月時談兩句。Sio堅持:「大環境有好多不同類型的問題,說到底,做好自己才去改變社會,我從沒想過社會是好及不好。」Anew說:「世界不會因為你去改變,遊行示威不是澳門人去做,萬一出現了,證明真是大件事!」殺到埋身,你真會出聲嗎?Tiff:「不接受就算,最多發自己脾氣,無謂啦!」但,你們出書出唱片,不正就是想提出問題,找尋答案嗎?「答案就是原來有好多人喜歡澳門,我會身為澳門人而自豪。」在內地出生後移居澳門的Anew說。

後記:其實做甚麼人最好呢?他們問我:「你覺得在香港生活有壓力嗎?」我:「由小到大也是這模樣,習慣了,不知何謂壓力!」科大校長朱經武曾說:「你覺得困難覺得有壓力,因為你不懂!」懂了後,就沒難度,變成樂趣了。我是一個快樂的人。

回問HK823音樂會

日期:8月23日
時間:9:00pm
地點:中環威靈頓街52-54號1樓BackstageLiveRestaurant
票價:$120,包飲品一杯
查詢:93549965
網址: http://macau-creatives.org
CD售賣點:Kurbrick(3148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