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澀難明 學生批評看不到希望高中語文課大減魯迅作品

晦澀難明 學生批評看不到希望
高中語文課大減魯迅作品

內地中學校園流行一句順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中學生覺得中國近代名作家、原名周樹人的魯迅文章晦澀難懂,教師亦覺得是課程中的「雞肋」,編製教科書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修訂的語文教材中,只保留魯迅三篇作品,另外四篇作品則被刪除。事件引發內地教育界爭議。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高中語文教材中,魯迅的文章只留下《拿來主義》、《祝福》、《紀念劉和珍君》三篇,《藥》、《一件小事》及《為了忘卻的紀念》則被刪掉。早前,北京版的高中語文課本,亦刪除魯迅名作、香港中學高考中國文學課程亦有選用的《阿Q正傳》。

教師:《阿Q正傳》可講一個月

內地的中學語文教師表示,很多學生都認為魯迅部份作品文字晦澀,很難讀懂,甚至有學生批評「讀魯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壓抑!」有網民更表示,魯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話,又拗口,經常連標點符號都要背下來的,太痛苦。
在河北滄州中學教語文的陳劍表示,魯迅的作品不是這麼簡單,每個人每個階段的體會都不同。陳劍以《阿Q正傳》作例子,他覺得可以講一個月,但以目前的教育體制,只有短短幾堂課,根本不允許詳細講解,也難怪學生難以理解。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認為,學生不愛魯迅文章,其實是教師一開始便講述魯迅的戰鬥精神,令學生產生叛逆心理,未能深入認識魯迅的作品。
面對學生的批評,長年編寫語文教材的原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王鐵仙疾呼:「中學語文教材絕不能沒有魯迅作品!」他認為並非所有魯迅作品都是難懂,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風箏》等,都是學生們能接受、喜愛的文章,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魯迅。
浙江《錢江晚報》

高中語文課本的魯迅作品

-被刪-
‧《藥》
‧《為了忘卻的紀念》
‧《一件小事》
‧《阿Q正傳》(北京教材)

-保留-
‧《拿來主義》
‧《祝福》
‧《紀念劉和珍君》
資料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