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反覆強調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變,但7月新增貸款驟降至3559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憂慮銀行已達全年借貸目標,恐積極借貸「一去不返」。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認為,市場對「縮貸」過慮,「貸款減縮是正常,流動性並不會因而缺乏。」
不過,李晶承認銀行貸款從天量降至正常水平,確難消除市場憂慮政策在變與流動性在縮。據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指,五大國有銀行在7月的信貸急跌至1500多億元,比中國銀行(3988)6月份的放貸量還少。另12間中小股份制銀行新增貸款總計270多億元,其中中信(998)、民生、光大、華夏銀行甚至出現負增長。
交行(3328)預測,全年新貸9至10萬億,上半年投放已超7萬億,故下半年每月信貸增量平均約4000億左右。下半年中央投資項目繼續下放,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張新法稱,企業或將出現融資難題。
對於7月貸款勁降,人行發言人指,4、7、10月是季初月份的貸款淡季,而銀行的經營模式通常為「早放貸早收益」,加上7月又是銀行將票據融資轉為中長期貸款的高峯期,所以促成7月信貸理性回落。同時又因很多銀行開始面臨資本充足率不達標的壓力,主動進行結構調整以加強風險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