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通脹仍弱息難上 股樓外幣料續揚 - 羅家聰

暢談滙債:通脹仍弱息難上 股樓外幣料續揚 - 羅家聰

美國聯儲局議息,通脹何時重臨永遠是市場焦點。然而,金價由去年冬的700美元升至今年春的900美元後,過去半年大抵有波幅無升幅,還僅於860至980美元間上落;5年期TIPS孳息由去年底的0.3厘升至4月的2.5厘後,亦只於2.0至2.8厘間上落。儘管利率期貨預示快將加息,但這兩個市場通脹指標不約而同暗示──通脹不會很快回來。

信貸數據未止跌

撇開市場看法,究竟美國有沒有通脹壓力?不妨看看自雷曼出事後一些與通脹壓力相關的數據。
首先是信貸:如果通貨不通,狂印銀紙也是脹不起來的。銀行信貸自去年10月起跌至今年4月後曾回升,但近期掉頭下跌,再創新低;至於消費信貸則更一直向下,根本未有止跌迹象(圖一)。
第二類通脹壓力來源是成本數據。無論是原料成本即生產物價,或是勞工成本連同時薪,趨勢全皆向下(圖二)。
第三類通脹壓力來源是資本運用,即產能使用率,觀圖可見亦未有止跌迹象。由是觀之,何來通脹壓力?
聯儲局的議息基礎是「穩定物價、全民就業」。就業市場差勁已不用說,至於另一議息基礎通脹,似乎亦未見重臨迹象。是故近期熱炒加息,似也是乾炒而已。

風險資產續漲價

一天未具真正的加息條件,美元相對其他外幣的息差優勢亦未能真正發揮,故在此之前,美元的跌勢似乎仍會持續;而這亦與股市、樓市、商品等風險資產繼續漲價的現象不謀而合。
目前10年長息仍未觸及4厘,而美滙指數亦未跌穿75,現指股滙(外幣)見頂,實屬言之尚早。再講,VIX指數仍遠未跌至10之危險水平,總之當下甚麼都可以買,最緊要掉頭之時走得快好世界。

羅家聰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