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8月,進入上市公司中期業績高峯期。一般相信,投資的着眼點應該是公司的前景,況且稍有留意財經新聞的,相信不看也大概知道,絕大部份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好極有限。
然而,預測未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若一家公司連往績也沒有,根本就無從推測其未來的業績是好是壞。因此,雖然我們明知,研究一家公司的往績,有如用倒後鏡駕駛汽車,是非常危險的高難度動作,仍不得不花時間看業績公告。
亦因此,我向來對新股上市都興趣不濃,事關如果新股真的好掂,獲分配的份額肯定少得可憐。反之,包銷商會一句多謝,將所有你認購的全數交收。當然,我身邊不少「新股王」在認購新股嘗過不少甜頭,但是大家「心照」那不算投資,着眼點其實在對短期市況是否延續旺勢的判斷上,至於新股是賣洗頭水還是經營髮廊,都無關痛癢。既然是投機,致勝的關鍵在於快、狠及準,而且無論輸贏都是掛牌首日套現離場。當然,亦有少數例外,但是為安全起見,投資者不應輕易行使「酌情權」。
盈利增長追不上股價
剛看過東方海外(316)及重慶鋼鐵(1053)的中期業績,提醒我投資者預期中的復蘇,必須真的很強勁,才能合理化這批股份過去大半年的升勢。我絕對同意,最近無論是鋼材及集裝箱運費,都已逐步見底回升。然而,要兩家公司的盈利升至配合目前市值的水平,恐怕不只等半年至一年時間。
然而,雖然成熟市場經濟領先指標觸底反彈,但前日公佈的中國7月份出口數據,按月表現雖有所改善,按年跌幅卻再度擴大(圖)。看來,投資者要稍為調整一下偏向樂觀的情緒。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