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南 自由撰稿人
日前,在大陸司法系統廳(局)長座談會上,司法部長吳愛英言出驚人地要求管理部門在律師代理敏感和群體性事件上,要引導他們「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和不辱使命」。
吳部長的話言一出旋即引發網路的譁然。人民大眾清楚吳部長的使命說有特定的指向,那就是講政治。這類語言在民主與發達和先進的國家裏是不可能出自專業部長大人之口的。律師的使命毋庸置疑就是在法律的框架裏,為當事人爭取更大的權益。而司法部長作為「社會的良心」與社會堤岸的最後一道防線的監護神,就應該不偏不倚的端平這碗水來維護司法的尊嚴!這是專業精神也是職業道德。也只有如此服務大眾才能取信於民,從而使整個社會真正的達到公平公正與揚善懲惡的目的。現在好了,司法部長也出來公開說要講政治、顧大局。人們不僅要問中國還有沒有司法的公開公正可言?
中國的司法確實在黑夜裏行走,千喚萬呼的司法獨立與公正透明是遙遙無期的一廂情願。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律師的工作原本能有效地化解民怨民憤,然而,在大陸的司法卻成了一種可用可不用的行政手段,司法腐敗成了一種遍地開花的人文景觀。公正公平更成為一種奢談。於是,一宗宗簡單的民案也會嚴重地畸形化。不朽刀客楊佳等個案就是明例。在民怨民憤的累積與催化下,一次次一宗宗對司法失去信心的人們在抗爭無望的前提下,就自發地走到了一起,滙成了少則由幾千人多則達幾萬人參與的打砸燒行列。這類現象此起彼落、沒日沒夜。例如,湖北石首、甘肅張掖、雲南甕安等大規模的騷亂與暴動。
尤其,當血刃淫官的鄧玉嬌案發生時,中國的律師憤怒了,再也坐立不安,再次自發地成立了後援會,一時間,事發鄉鎮野山關成了律師的天堂和集聚地,並且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然而律師是為民請願的,沒有做出任何出格之事,卻着實令當局虛驚一場。
站在時空的高度而言,律師的盡忠盡職只會化解民憤民怨,只會引導人們在願賭服輸的法律許可的框架裏解決矛盾。然而,中國的最高司法首長卻害怕公平公正,要求講政治、顧大局。這着實是中國的特色和幽默!也着實彰現了中國司法的唯唯諾諾與悲哀和可憐。
講政治、顧大局的司法還有公正?講政治、顧大局的司法說白了就是罔顧公正,看領導的臉色行事,唯領導的馬首是瞻,辦關係案人情案金錢案。為此,我建議,吳部長引咎辭職算了,或者退居二線、告老還鄉去抱抱子孫。如此不學無術之徒只會阻礙中國的司法進步,或成為人民的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