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地獄之路由善意鋪成 - 吳志森

往地獄之路由善意鋪成 - 吳志森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校園驗毒計劃細節出台,民間反對聲音越來越大。包括天主教會在內的辦學團體,指驗毒效果成疑。私隱專員警告,家長代子女簽同意書將會犯法。大埔區同學成立關注組,指驗毒計劃不尊重年輕人。社工和中學生發起網上群組,反對校園驗毒,聯署罷課。令主事官員大惑不解的是,一個如此政治正確的政策,為甚麼會在一夜之間,由一片頌讚變成罵聲不絕,究竟那裏出了問題?
面對這些不同意見,高官的反應,以曾蔭權的態度最為典型。上星期他在一個公開場合這樣說:「青少年吸毒問題是需要正視,是需要面對,不能夠猶疑的。問題是複雜的,是難搞好的,但逃避、延遲只會深化問題,不會解決問題。」

只有讚歌才能聽入耳

把所有反對聲音,視為逃避,當作拖延;把所有不同意見,打成不想正視,不敢面對。只有唱讚歌的,歡呼鼓掌的才能聽得入耳,任何異議都馬上被打入另冊。掌權者的這種態度,除了阿諛逢迎,另有所圖之輩,誰都會不屑再向他們提甚麼意見。
曾特首還說:「為了青少年學生,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全力投入。」需知道,到地獄之路,往往由善意鋪成,「為學生,為下一代」的這份善意,是拯救青少年於毒海,還是把他們推到更不見天日深淵?
特區政府以大鑼大鼓大會師大包圍的形式,用校園驗毒來打響全民抗毒的頭炮,但迄今為止,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實行校園驗毒的國家,在實踐上能證明這個方法有效,能減少青少年吸毒的人數,能阻止毒品蔓延和氾濫。
這種把所有學生當成吸毒犯,把所有拒絕驗毒的家長和學生當成「身有屎」的思維,不但徹底破壞了父母和子女,師長和學生的互信,做成家庭關係校園關係空前緊張。「身家清白」的學生固然認為驗毒計劃是對他們私隱的粗暴侵犯,吸毒學生也會千方百計逃避,用盡辦法隱藏,校園驗毒將會得甚麼效果,頓成疑問。
電腦世界有數以百萬計教人逃過驗毒測試的網站,驗尿、驗血、驗頭髮、驗唾液,說明詳盡,巨細無遺,還有各式各樣的產品,包括連氣味溫度和化學品質都極為像真的人工合成尿液,在網上發售。如果逃避不過,大不了是曠課,吸毒後五到七天,驗毒的「安全期」到了才回校。

政績工程禍延一代人

更糟糕的是,這批為怕驗出吸毒的學生,索性離開學校,因為不做學生,就可以不用驗毒,吸甚麼都沒有人理會。稍有社工常識的人都明白,吸毒學生留在校園,讓社工可以接觸,還可以做做輔導工作,了解他們的思維,改變他們的習慣。最棘手的是他們一旦離開校園,無影無蹤,馬上變成隱蔽的吸毒者,連找也找不着,遑論是接觸和輔導,繼續毒海沉淪,永遠無人聞問。校園驗毒計劃,直接和間接把他們趕跑了,把他們驅趕到暗無天日的深淵。
校園驗毒是典型的曾蔭權式「政績工程」,為民望為評分,缺乏理念,化妝先行,倉卒行事,不顧後果。最壞的情況,不是工程爛尾,而是像教育改革母語教學一樣,禍延整整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