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
支聯會主席
李怡兄在本報的《蘋論》,提及這篇講話,我很想找得全文一讀。「心有靈犀一點通」,一位疏於往來而久未會晤的朋友,彷彿知道我有此意而且是電腦盲,一話不說,就從網上下載了,傳真給我。謹此向他致謝!
整篇講話近萬言,題目是《執政黨要建立基本的政治倫理──國慶六十周年前夕》,註有○九年七月三十一日的日期。據說是萬里與一位中央黨校年輕教授聊天的記錄。
先來作題解。「倫理」是甚麼?《辭海》:「人類道德之原理也」。《漢語大詞典》:「人倫道德之理,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要建立基本的政治倫理」:暗示着,中共從來連基本的政治道德準則也沒有。
萬里是老黨員、老幹部、退休高官、曾任副總理和人大常委委員長,作風開明。「要吃米,找萬里」,他是推行包產到戶的改革先驅。
當此國慶六十周年,他作了反思,難能可貴,但倘是萬里,卻令我失望。他的反思不但不全面深入,最要害的一點是沒有探究根源。中共已建黨八十八年,執政六十年,為甚麼連「基本的政治倫理」也沒有「建立」起來呢?這涉及黨的本質,他迴避了。
我不想談大道理,只找出講話中的三件小事小節來說一說。
他提到《歷史的先聲──半個世紀前的承諾》這本書,讓秘書找了來看。「這本書收集的,全部是我們黨在三四十年代公開發表的社論、評論、聲明,沒有一份偽造的。當時,我們黨向全國人民做了承諾,要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獨立的國家。」「這些承諾的確吸引了無數志士仁人。」「這些承諾在毛主席三四十年代的許多著作中都有。可是,到了五六十年代都被修改掉了。」「我看到原稿與修改稿,心裏震動很大。」
其實,以一個老幹部的資歷,這些社論、評論、聲明和毛的著作,在發表的當時,便已熟讀,對比一下執政後的施政,便應該震驚。何須要等到現在,重讀才震驚呢?
他提到,去年在電視上看到領導人在國慶,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共產黨掌權」。他問:「為甚麼過去五十多年就沒有這樣做?」「是不是應該有個莊重的道歉呢?」
獻花和道歉,只是形式上的小事。更重要的是,背棄了對這些犧牲者的承諾,出賣了他們的理想,這簡直是一個大騙局!最重要的是,更弦易轍,痛改前非,貫徹作過的承諾,實現他們的理想,建設一個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中國。
他提到,七六年十月六日粉碎「四人幫」事件。他問:「一個執政黨的領導人運用親屬、情報機關、軍隊的力量來解決黨內糾紛,這種『下不為例』的事情,真的下不為例了嗎?」
他以「下不為例」間接表示了對處理「四人幫」的方法的不滿,卻沒有肯定這事件。雖然採取的是「宮廷政變」的手段,但那目的是正確的,合乎人民的利益的,否則「文革」還會延續下去。他為甚麼竟然這樣是非不分,背離了人民的利益呢?當然,目的與手段都正確,是最好的。
從以上幾點來看,這講話也許不是出自萬里之口。今天在中國,言論、新聞、出版的封殺,已經有了突破。不少過去被隱瞞、歪曲、揑造的歷史事實,已被揭露。單只以我訂閱的國內雜誌《炎黃春秋》來說,幾乎每期都有老幹部所寫的這一類記述文章。萬里應不會這樣閉塞。
我讀這篇講話的最大得益,就是知道這樣的老黨員、老幹部、退休高官,所作的反思竟也如此。至於其他許許多多曾是或仍是既得益者的,更遑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