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醫療保險客戶總搞不清保單的類別及保障範圍,其實,其範圍主要包括門診保障及住院保障兩大類。若投保門診醫療保障,會包括:普通科醫生、專科醫生、物理治療師、牙醫、中醫師等的診症費或化驗診斷費用;而投保住院保障,則包括:醫生手術費、巡房費、麻醉師費、住院雜費等。
須知道各種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不盡相同,投保人應清楚了解保障項目、保額和賠償上限及不承保範圍等,並按個人需要和承擔能力選擇合適的計劃,千萬不要盲目跟從親友的選擇。而且不要以為保額越高越好,決定保障額時,應以足夠保障個人所需的醫療開支為原則。
保單有賠償上限
有人以為多買些保單,賠償金額便更高。但由於醫療保險的賠償按實報實銷原則,即使投保人擁有多份保單,可得的賠償金額也只會是實際醫療開支的總數;而每份醫療保單都有賠償上限,投保人應先參考醫療收費水平,以投購足夠保障為原則。如果現有的保障額已足夠,便毋須多花金錢投保。
投保人應向相熟的中介人或醫療保險公司查詢保單詳情。另外,投保人可向醫生和醫院查詢收費作參考,或參看保險業聯會編訂的《醫療索償數據知多少》小冊子。
香港保險業聯會電話:25201868
網頁: http://www.hkfi.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