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疾病與基因或蛋白變異有關,其中一種名為「機動蛋白6」的蛋白質,更可導致遺傳性失聰或失明,甚至癌症,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成功揭開機動蛋白6的運動模式,有助了解其突變而致病的機理,並可研發有效藥物,根治相關的疾病。
了解致病原理
機動蛋白6是人體細胞內的一種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內活動,並將某些重要物質運送到細胞內指定地點,科大生物化學系講座教授張明傑指,機動蛋白6是維持細胞健康的重要元素,一旦出現變異,便不能進行運送,令細胞受損。他以聽覺為例,機動蛋白6是耳內毛細胞纖毛(stereocilia)的重要元素,一旦出現變異,該細胞便會受損,不能將聲音轉化為訊息傳到腦部,引致失聰。
研究人員去年成功解破了機動蛋白6在細胞內的活動模式,有助了解致病原理。研究員將機動蛋白6製成結晶,再以核磁力了解它的三維結構,並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該蛋白質在一般情況下會處於穩定狀態,一旦載有需要運送的物質,則會轉變成像兩腿的結構,繼而沿着細胞內的纖維(filaments)走到指定地方,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剛出版的著名學術期刊《細胞》內。
研究結果在現階段未能應用在治療上,但張明傑強調,有關發現有助醫學界研究與機動蛋白6有關的疾病時,更易了解致病原理,並研究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或藥物,今次研究成果也有助日後解開其他機動蛋白的運動原理,相信能幫助治療遺傳性的失聰及癌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