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等英鎊跌再長揸 - 溫灼培

暢談滙債:等英鎊跌再長揸 - 溫灼培

筆者對未來外滙投資策略部署如下:先吸納澳、紐、加元,之後待英鎊跌返1.6300美元,再作長線吸納。
隨着美國汽車銷售改善,帶動當地零售銷售回升,以及美國房地產銷售有見底迹象,加上企業裁員情況見紓緩,這一切均指向美國經濟,於第三季很大機會可重拾正增長。
有別於歐元的分析,分析商品貨幣用不着把澳洲、新西蘭或者加拿大的個別實體經濟,與美國之間作對比,以衡量那個經濟體表現較突出,從而釐定那一隻貨幣有能力上升。

經濟改善吸商品貨幣

分析澳、紐、加元,重點在於對環球整體經濟的大環境作觀察。由於全世界每一角落均會用上商品,而他們對商品需求的多寡,很大程度上視乎其經濟能力,即經濟越強對商品需求也會越多。所以當美國經濟第三季有機回復正增長、中國經濟增長見明顯加快、歐洲經濟的收縮減少等,均可視為利好澳、紐、加元的因素。
本周有兩大事項須留意,首先,今、明兩晚美國財政部將分別推出一批10年期及30年期的債券作拍賣。我們要留意的是債券拍賣成績如不理想,或會推高整體美債息率。而美債息率上升,會推高企業發債成本以及按揭息率,兩者均不利美國經濟發展,所以這兩天美債的拍賣情況,對美國經濟前景以至澳紐加均具影響。
其次要留意是本周四分別於歐、美兩地公佈的第二季GDP,以及7月份零售銷售數字。由於美國政府動用資金鼓勵消費者換新車,美國7月份零售銷售數字理應不會差。
而市場普遍估計,歐元區第二季經濟雖維持負增長,但預計也只是下跌0.6%。如屬實,即歐美經濟於第三季同時出現正增長,機會將相當高。

澳元月內挑戰86美仙

歐元區是美國以外的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改善對推動環球經濟走出衰退大有幫助,對澳、紐、加而言同屬利好因素。料月內澳元有機會邁向86美仙,紐元有機邁向70美仙水平。
反觀英鎊,自上周英倫銀行加推500億英鎊量化寬鬆貨幣金額,給予市場感覺英國經濟仍然疲弱,需要額外政府資金支撐。這與美國實體經濟已見初步靠穩情況,形成了強大對比,而這正正解釋了英鎊自上周四一直下跌的原因。
不過從筆者觀察英國經濟所見,當地經濟一點也不差,筆者不排除英倫銀行是要借加推量化寬鬆金額作藉口,推低英鎊滙價以免英鎊升得太快太急,損害英國經濟未來發展。
從近期高位約1.7000美元回落,如英鎊跌至1.6300美元,建議重新對英鎊作出吸納,相信可具一定值博率。

溫灼培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