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毒報告變學生一世包袱私隱專員表憂心 指外洩更禍及父母

驗毒報告變學生一世包袱
私隱專員表憂心 指外洩更禍及父母

【本報訊】校本驗毒的「魔鬼細節」陸續浮現。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吳斌昨再度開腔,質疑學生能否在沒不適當壓力下,決定是否參與計劃。他並擔心驗毒報告會成為學生背負一世的包袱;資料一旦外洩,父母也同樣受害,特別提醒政府要有妥善保密及銷毀資料措施。網民繼續組織簽名、計劃罷課聲討這「校園23條」,有老師昨也決定加入這場「反驗毒學潮」。 記者:雷子樂、鄧愷欣、袁慧妍、夏志禮

校園驗毒衍生的問題複雜,吳斌昨舉例指,保密是重要一環。假若學生被驗出吸毒,20年後他若參加選舉、申請公職,可能擔心被揭瘡疤,「後生仔會唔會成世孭住個包袱?所以資料要好小心處理。」若父親有社會名望,兒子被驗出吸毒,資料一旦外洩,「都唔會得一個人受害」。
吳斌日前詢問一位大學教授,會否讓15歲兒子驗毒。教授向驗尿說不,因這涉及「原則問題」。吳斌表示,暫時未見政府公佈保護驗毒資料具體措施,建議政府留意有關問題。青少年關注大埔校園驗毒試驗計劃小組主席吳希彤曾向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了解私隱問題,對方口頭表示資料會在完成輔導後刪除,不會影響投考紀律部隊。
吳斌強調不是要跟政府「對着幹」,只是盡力提供相關意見,他亦明白打擊校園濫毒惡行的重要性。

下星期與教育局會面

私隱專員前日去信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提出私隱條例沒授權家長代未成年子女「同意」驗毒。政府昨凌晨回應指,學生即使被抽中,仍可拒絕提供尿液樣本,計劃恪守自願及保密,完全與法例相符。不過,吳斌昨仍質疑,並非所有中學生都有足夠理解力,對驗毒計劃作出「真正同意」。
他並提醒政府應向學生提供足夠資訊,讓他們在自由、沒不適當壓力的氣氛下作決定。學生不願驗毒,會有老師跟進,吳斌說:「唔反對跟進,但如果用威嚇手段就會有問題。」政府指教育局與保安局禁毒處一直就有關試行計劃諮詢不同持分者的意見。教育局下周會跟私隱專員會面。

網上反驗毒教師支持

年輕網民昨繼續反對驗毒,facebook設立的「先簽名、後罷課」群組,至昨傍晚已有逾500人加入,當中不乏教師。網民把驗毒計劃喻為「校園23條」,FrankieLau批評,「現在是在搞連坐法嗎?」網友RockyYung亦指,「中學生都有權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毋須大人以救世主的身份『幫助』。」
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楊鳴章認為在沒向學生、教師及社工提供足夠準備前推出計劃,可能出現問題,但由於大部份教區學校屬津校,所以校方會配合政府的指引。對於陳維安願意參與驗毒,楊鳴章說,沒吸毒的人去驗毒會造成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