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核武器將成絕響? - 盧峯

探針:核武器將成絕響? - 盧峯

兩年前到日本廣島走了一趟,看過原子彈爆炸的遺蹟,還有附近的平和紀念碑和原爆紀念館。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上八時十五分的鐘聲和那張銀行門前人形黑影的照片。早上八時十五分是當年原子彈爆炸的一刻,人形黑影就是那個被原子彈炸的屍體無存,灰飛煙滅,只剩一團黑影的原爆死難者。
正因為廣島是第一個受原子彈這種滅絕性武器襲擊的城市,每一年日本政府、廣島市及聯合國都會在平和紀念公園舉行儀式悼念原爆死難者,並呼籲各國全面銷毀核武器,令世界成為「無核武世界」。在冷戰年代,有關呼籲根本無人理睬,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中國都在不斷擴充核武庫,其他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南非……則千方百計發展核武,加入核子俱樂部。
到最近,這個在廣島發出的呼籲終於有了一個強有力的回應。美國總統奧巴馬較早時公開表示,美國作為唯一一個使用過核武的國家有道德責任採取實際行動削減核武器及推動國際合作,最終令核武這種滅絕性武器在地球上消失。
奧巴馬是個新世代總統,成長的背景及政治歷練跟前輩很不同,對很多事情及政策的看法也跟前幾位總統不一樣,他在核裁軍問題上比較進取並不奇怪。在往下來的三年任期內,奧巴馬大有可能加強與俄羅斯及其他核武國的裁軍談判,希望大幅減少庫存的核武器,以兌現自己的承諾。
除了個人的抱負與理想外,核武作為威懾力量的作用大幅下降也是奧巴馬政府積極推動無核化的重要原因。剛逝世不久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南馬拉在"InRetrospect"這本檢討越戰得失的書中說得很清楚,核武的用途非常狹窄,只是為了阻嚇其他擁有核武的國家使用核武,只是為了確保跟對手互相毀滅,不讓敵人獲勝。在一般戰爭或對付無核武國家時,核子武器根本派不上用場。以韓戰、越戰為例,雖然過程中曾有個別將領、政客建議動用原子彈震懾敵人,美國政府、軍方最終都沒有用上,即使傷亡慘重也堅持打常規戰。若果像越戰、韓戰這樣慘烈的戰爭也不能用核武,還有甚麼時候可以用呢?
另一方面,冷戰已結束,俄羅斯跟美國不再存在你死我活的武裝鬥爭,再拿數以萬計的核武恫嚇對方根本毫無必要。至於被視為頭號威脅的恐怖組織或遊擊隊如阿蓋達、塔利班則不是核武或原子彈可以清剿的。繼續讓非核武國家研發核彈反而會增加核武落入恐怖組織手上的風險。
既然核武已成了實際用途極有限,儲存維修費用高昂的裝飾品,奧巴馬政府想大幅削減核武,以至推動全球無核化顯然不是只有一腔理想,而是非常務實的政策。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