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的經濟數據,如失業率、消費信心、公司盈利等,都有向好迹象,最差的時間,應該已過去。去年雷曼爆煲而引起全球性的經濟動盪,亦應告一段落。高盛盈利大幅增加,滙控(005)亦由女股評人一枝梨花帶雨的供股價,炒上一倍。半年前「tobeornottobe」的供股繆思,事實亦有定論。銀行體系穩定,信心回復,就是RoyalBankofScotland錄得虧損,亦不像以前一樣引發金融恐慌。
只聞樓梯響
上星期,渣打公佈中期業績,同時宣佈以每股13.60英鎊集資10億英鎊。以渣打的規模,為甚麼會為區區10億英鎊而集資。渣打表示集資主要為未來發展做準備,市場估計,集資主要是收購RoyalBankofScotland的中國及印度業務。渣打預期亞洲地區的復蘇會比歐美快,集資投到高增長的地方,無可厚非。
渣打選擇配股集資,傳聞滙控已積極準備以A股形式在國內的國際板上市,回歸上海。傳聞中信證券為滙控國際板的Sponsor,集資額約為50億美元。過去一年,亦有不少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準備回歸A股,但實際毫無寸進。辛辛苦苦,通過灰色的途徑到香港上市的紅籌,如果回歸A股,又需要按國內那套十分「flexible」的人治法規監管,動輒成為中南海權鬥的犧牲品,難怪紅籌高層,只有口號,沒有行動。
國內對金融行業的保護無微不至,外資銀行在國內推行業務,關卡處處,形成國內金融行業為四大行所壟斷,缺乏競爭,對金融體系緊抓不放,是中央政府的政策,防止外資操控國內金融系統,一方面想與國際接軌,發展金融業務,另一方面又處處嚴防外資,天下間很難能兩全其美。
UncleRay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