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料貨幣政策下季轉向

中金料貨幣政策下季轉向

【本報訊】穩定壓倒一切大前提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主要部委異口同聲指適度寬鬆的財政政策不輕言變,不過,市場對於財政政策的「鬆」、「緊」之辯各說紛紜。大摩昨發表報告,預言從緊政策將於10個月後出現,而深受中央領導人重視的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亦坦言,貨幣政策可能在第四季有所轉向。

7月新貸或逾4000億

央行上周發佈的《2009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提「未來價格存在上行壓力」,哈繼銘指出,這一改變暗示第四季貨幣政策或將有所轉向。對於井噴式的新增貸款為催谷通脹元凶之一,他預期7月新增貸款將超市場預期的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明年通脹可能達到甚至超過3.5%。
大摩報告指,面對通脹壓力,財政政策轉向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預料目前寬鬆的財政政策將至年底保持不變,政策從緊政策將於10個月後出現,報告並估計到明年年中,人行會以提高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的方式收緊信貸,不過,「收緊」並不意味股票市場牛市結束。
事實上,內地經濟學者指,中央近月已為財政政策轉向開始微調手段,包括發行央票。同時,人行日前披露,票據融資佔新增貸款比率逐月下降,由1月的40%降至6月的1%。值得注意,半年累計票據融資逾1.7萬億,比水利、交通與電力等大三大基礎設施合計的1.59億融資還高,若下半年新增貸款真的大減至2至3萬億,對實體經濟影響還是有很。

學者指已開始微調

該人士指,由於地產投資帶動經濟回升,故新增貸款若銳減,亦不會斷地產投資的「奶」,再者,中證監亦批准地產公司再融資,條件是不要助長炒風,天價投地。
市場預期,基礎設施項目需要持續投放大量資金,故為避免出現「半吊子」工程,今後兩三年貸款增速難以明顯下降。但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上半年企業過度借貸,「存量」足夠應對下半年資金需求,另4萬億計劃的項目平均周期僅為18個月,故貸款增速將大幅下降。惟為避免通脹風險,銀行應對新項目審批採取審慎態度,防止過度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