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校園驗毒尚未啟航,師生關係已經頻臨決裂。有學生發起網上聯署行動,批評當局「明請暗逼」,在沒有合理懷疑下抽取尿液樣本,侵犯學生私隱,若種種行動也無法推倒計劃,會發動罷課。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揀人嚟蝦」,逼使學生站起來反抗。 記者:張嘉雯、雷子樂
下月升讀中七的WYLaw,早前與友人在facebook開設群組,擬以「先簽名、後罷課」的方式反對校園驗毒計劃,至昨晚9時,已有340人加入,連同其他反驗毒的群組,至少有1,100人表示反對計劃,加入支持驗毒群組的只佔少數。
學生感覺不受到尊重
WYLaw書面回覆本報時稱,驗毒計劃雖名為「自願」,可是若學生不同意提供個人尿液樣本,則會交由社工跟進,「此分明是明請暗逼。」他又指,早前有議員提出「邊境驗毒計劃」,最後無法通過,結果政府將目標轉向校園,「明顯是把中學生視為較軟弱、較難作出抗拒的人。」他認為收集尿液的過程令學生感到不被尊重,「這種成人單向的『家長式管教』極具侵略性。」
WYLaw的書面回覆約1,500字,除了反對計劃的理據外,亦提出多項抗毒建議,他希望群組能帶動社會反思,以理性方式抵抗,透過簽名、加入群組及遊行表達不滿,「假若上述種種都無助,才會考慮最後以罷課形式抗議。」
facebook另一群組「尊重青年人!強烈抗議『假自願、真強逼』校園驗毒大龍鳳!」至昨晚有550多人參與,發起人羅健熙本身是社工,他認為抗毒資源本來就不足,「大家都已經做到死,你又冇畀資源,再挖多啲吸毒嘅學生出嚟又有咩用呢?佢哋唔係摸住石頭過河,係摸住石頭跌落河。」
議員疑政府「揀人蝦」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有向學生解釋驗毒計劃,亦歡迎他們提出意見。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則指,計劃已嚴重打擊師生關係,「學生有咁嘅反應我覺得完全唔出奇,要驗毒嚟證明自己清白,唔去參加就係身有屎,呢樣嘢本身都係一個標籤啦!」她質疑政府「揀人嚟蝦」,「你有冇真真正正同佢哋溝通?係咪真係畀佢哋揀?見到學生弱勢,冇得反抗就係咁推?」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則建議政府用半年作冷靜期,訂出計劃細節,「唔好再夾硬嚟,從長計議,成個計劃要打通經脈,唔係盞毒氣攻心呀!」
此外,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楊鳴章昨日指,政府把所有提出意見的人打為「拖延抗毒」、「消極」的大反派,其實教區只是善意提出意見,「特首同埋(律政司)司長講到一定要雷厲風行,冇得傾,我哋唔係想唱對台戲……我哋係覺得淨係驗毒係有好多弊病,教會都會盡量配合,問題已經提出咗,希望政府聽到。」
拆局
為了無毒校園 政府硬上
學生自願驗毒計劃公佈後,飽受不同界別人士質疑,但政府對實施驗毒計劃態度強硬。
配套措施將陸續出台
政府消息人士稱,政府明白學生的憂慮,但作為打擊青少年濫藥計劃的一部份,有關措施事在必行,政府希望大埔區中學生以履行公民責任角度出發,自願參與計劃,協助政府落實無毒校園目標。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明白天主教教區、校長及社工擔心計劃的配套不足,政府未來數月陸續有配套措施出台,包括向教師講解驗毒計劃、要求警方加強打擊青少年濫藥,並按需要向學校及社福機構增撥資源,所以政府非單靠校園驗毒這一招,打擊青少年濫藥。政府內部亦正積極研究盡快引入頭髮驗毒設備,相信短期內可以有結果。
對於大埔區學生反對驗毒計劃,政府消息人士明白,就算學生沒有濫藥,他們也未必接受驗毒計劃,因為驗毒除了構成不便外,他們或許擔心被誤會,懷疑他們濫藥,才被抽驗。
消息人士希望學生除了從個人角度考慮,也嘗試從公民責任角度出發,縱使驗毒對他們構成不便,卻能協助政府落實無毒校園的目標。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