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的誠信不如妓女 - 北方可可

官員的誠信不如妓女 - 北方可可

北方可可
大陸《博客網》專欄作家

官員的誠信不如妓女!這不是戲言,而是根據一項調查數據所得出的結論。據報道,○九年六至七月,《小康》雜誌聯合新浪網,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對中國「信用小康」進行了調查。其中在對四十九類不同群體的誠信度調查中,農民、宗教職業者、性工作者、軍人和學生被選為本年度最講誠信的五個群體(筆者於六日上午在很多網站看到這篇報道,但下午時分很多轉載網頁再次點擊時卻出現「指定的主題不存在或已被刪除或正在被審核」字樣)。
坦率講,對於生活在內地的國人來說,如果說教師的誠信不如妓女,人們會感到有些驚訝的話,那麼「官員的誠信不如妓女」,想必大多數人或許都會有這樣的感知吧(畢竟妓女數完鈔票就會鬆開褲帶)。這些年來,官員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可謂越來越壞,諸如貪污腐敗、買官賣官、暗箱操作、學歷造假……等等這些官場上的醜惡現象,其中都充斥着謊言和欺騙。可以說,官員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屬於某種習慣性撒謊了。內地最新流行的一個民間諺語「一提到……就想到……」當中的有些內容就與官員的誠信直接相關,不妨節選如下:「一提到當官的,就想到貪污受賄;一提到某工程,就想到有腐敗;一提到某貪官,就想到有二奶;一提到出國考察,就想到旅遊觀光;一提到先進事迹,就想到是編出來的;一提到人民公僕,就想到只是銀屏形象;一提到政績數字,就想到沒幾分真實可信;一提到廉政報告,就想到是說給別人聽的;一提到某人提升,就想到背景、關係或送了多少;一提到某小貪犯法,就想到肯定有大魚漏網……」。
官員們供職於政府,既然「官員的誠信不如妓女」,那麼政府的公信力不斷走低就是一個邏輯結論了。關於這一點,筆者不想在此贅述,上述調查報告當中的一段話想必會更有說服力:「調查顯示,相對人際信用和公司信用,公眾更擔心政府的信用。有百分之四十九的人對政府、人際、公司三類的信用危機表示『都非常擔心』;百分之三十七點八的人則更擔心『政府』的信用危機。○九年,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有所降低:在『你相信政府公佈的各種社會經濟調查數據嗎』的調查中,認為『僅作參考,摻假的成份很多』或『絕對是假的,從來都不信』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一點一;而在○七年的調查中,這個比例是百分之七十九點三。公眾對政府行為的信任度直降十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問題相當嚴峻。」坦白講,筆者雖生活在內地,但看了這組數據,對「政府失信問題嚴峻」的程度如此之高仍頗感驚訝。
調查又指出「在本次調查網友們的開放式評論裏,留言依然言詞激烈,甚至有人說,『中國人一說誠信,上帝就發笑。』網友們仍然表現出了對中國社會信用的擔憂。」沒錯,從不同群體的誠信度調查結果看,「寧信妓女,不信官員;寧聽農民,不聽專家」,這樣的社會誠信現狀的確是讓人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