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過特赦吸毒青少年 - 林忌

一次過特赦吸毒青少年 - 林忌

林忌
時事評論員

青少年網民發起「先簽名、後罷課」強烈反對校園自願(強制)驗毒計劃的facebook群組,政府的荒謬驗毒計劃未起步先逼反良民,連不吸毒的青少年都變成反對者,把所有青少年打為吸毒疑犯,究竟我們的高官腦部是如何運作的?
特區政府明明是幫助青少年的措施,為何會變成反對目標?今日政府上下都中了「大家長主義」的毒,口口聲聲都是「為你好」,然後就倒行逆施亂來;明明收膠袋稅是懲罰,厚顏說是鼓勵市民,明明當青少年人人都是疑犯,政府卻說驗毒是為青少年的健康着想!方法錯誤死不悔改,捉錯用神又如何可以達到目的?

政府不去針對源頭

政府真正要做的事,是去針對毒網的供應,即「入境」到「拆家分銷」的問題;政府不去針對源頭供應,卻反而走去發動「全民戰爭」,更以正規軍打游擊戰──把所有學生都當成疑犯,完全不理會青少年的感受,結果就是弄巧反拙,只會迫使青少年更同情吸毒者,只會迫使青少年覺得吸毒的是反政府的英雄,驗毒的就是向權威投降的無恥之徒,這可是政府的目的與意願?
要治標──令校園不再成為吸毒的場所,長期派警員進駐就可以了!社工人手既不足,又無法起到阻嚇作用;反過來政府那套荒謬的驗毒制度,即使成功了也只能推遲青少年吸毒的時間──返學不吸逃學吸;青少年離開校園之後,政府還想驗甚麼?
要治本──問題的根本是甚麼?年輕人為何要去吸毒?康樂設施不足、青少年失業率高沒有前途、功課壓力沉重、由政府到家長都未能提供令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等等,這些治本的問題很複雜,要改善也極富挑戰性,但今日政府的態度卻是當這些全部都不是問題,甚麼治本的工作也不去做。

把青少年當作敵人

最後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何要把青少年當作敵人,而非可以合作的朋友?當年港英政府處理警察貪污問題,就是作一次過的保密特赦!凡特赦期內自首的既往不究!如果連成年的公職警隊都可以特赦,為何未成年的青少年人不可以特赦?
政府既然不想把所有吸毒的青少年都送到監獄,那麼驗毒的目的是甚麼?如果強制驗毒都沒有效果,為何不索性一次過特赦?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以絕對保密吸引青少年參與特赦,同時收取情報去偵破地下的毒品網絡,就比起一個兩頭不到岸的驗毒計劃好得多;當政者沒有智慧,一再濫用人力在沒有結果的政策上,再一次暴露的真相,就是沒有民主就沒有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