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利福國際(1212)公佈,截至6月底止半年純利倒退26.81%至4.44億元,優於券商預期。純利下跌主因缺乏投資物業公平值收益。每股盈利為0.266元,中期息減8.33%至11仙。董事總經理劉鑾鴻指香港零售市場最壞時候已過,惟不願預測下半年表現。 記者:陳健文
摩根大通原本預期,在香港及內地經營百貨業務的利福,上半年純利約3.57億元。利福昨公佈,上半年營業額17.4億元,微升2.52%;香港仍是主要收入來源,佔總營業額75%,內地佔總營業額比重則由去年同期的20.4%升至25%。
內地溢利跌85%
上半年銅鑼灣及尖沙嘴崇光的同店營業額增長,分別是負2.5%及正9.6%,而去年同期兩者則錄得13.6%及27.6%正增長。至於上海久光百貨,今年上半年同店營業額增幅為6.7%,較去年上半年的30.4%大幅放緩。惟三者的平均單價變化不大。
若以經營溢利計算,期內香港業務溢利微跌0.46%至4.42億元。內地業務溢利大跌84.92%至2695.6萬元,部份原因是受新店投資所拖累。截至6月底,利福淨負債率約12.5%,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1.2%。
料下月銷售重返海嘯前
劉鑾鴻說,雖然上月香港業務銷售表現較去年同期遜色,但本月首星期的銷售表現則出現改善情況,相信本月銷售可優於去年同期。他更指出,若有關增長勢頭能持續,不排除9及10月份的銷售,可回到金融海嘯前水平。
基於物業規模的關係,利福將天津物業的用途,由原本的百貨店轉為商場,而瀋陽百貨的啟業日期,則由今年底延至明年。劉鑾鴻強調,今次更改天津物業用途,並不代表集團看淡前景或調整投資金額,只是想更加發揮該物業的營運效率。
利福財務總監潘福全補充,利福今明兩年的總資本開支將超過15億元,而把天津物業更改用途後,每年來自店舖的折舊將會減少。
利福昨日中午公佈業績後股價偏軟,收報11.12元,跌1.07%。
利福中期業績概略
營業額金額:17.4億元 變化:+2.5%
除稅前溢利金額:5.83億元 變化:-24.9%
純利金額:4.44億元 變化:-26.8%
每股盈利金額:0.266億元 變化:-25.1%
中期股息金額:11仙 變化:-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