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窮小子穿膠花變億萬富豪的神話已過時,取而代之是科研可以發大達。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成功研發十多項醫學專利,包括為孕婦抽10滴血就可知胎兒有否患唐氏綜合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已買下此專利,迎接全球價值20億美元的浩瀚市場。中大也快將為本港孕婦提供此服務。從象牙塔走進金礦的盧煜明強調,申請專利權絕非志在圖利,可觀收入是科研的續命丹,「唔好鑽牛角尖,着眼點根本唔係錢。」
記者:白琳
「全世界最重要嘅market(市場)係唐氏綜合症,每一個有身孕嘅媽媽,都想知BB有冇事。」盧煜明三年前在美國申請上述唐氏綜合症檢測技術專利,並售予當地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基於合約條款及資料敏感,他不肯透露所得收益,只引述一項市場研究稱,產前診斷唐氏綜合症的市場每年值20億美元。
冀一年內為港孕婦測試
每700個孕婦,就有一個懷有唐氏綜合症的胎兒。盧煜明解釋,傳統測試方法是抽羊胎水,但胎兒死亡率達1%,比患病風險還要高。盧煜明97年成功從孕婦血漿找出胎兒基因,再把這技術發揚光大,衍生多種基因疾病的血液測試,至今共成功申請十多個專利權,最新的專利就是檢測唐氏綜合症。
此項安全簡易的技術由中文大學持有本港專利權,期望一年內為本港孕婦提供測試服務。盧煜明指,日後孕婦懷孕9周起,就可抽取10毫升血來檢驗,五天即得知胎兒是否患病,準確度達99%。
目前他的研究重點是改善此技術,現時每次測試成本約一萬元,他希望降低成本,讓更多孕婦受惠,「點樣可以再平啲,又係另一個專利。」目前超聲波檢查唐氏綜合症的假陽性有5%,孕婦可先選擇較便宜的超聲波檢查,若懷疑胎兒患病,才考慮接受驗血測試。
成果受保護方可繼續用
專利收入視乎個別專利合約,盧煜明說,一般而言,取得專利授權的商業機構先向發明者支付「首期」,再付「年費」,若商業機構能靠此技術賺錢,發明者可抽佣。他不肯評論自己是否億萬富豪,只強調申請專利絕非向錢看,「着眼點根本唔係錢,科研成果受保護,先可以繼續應用出嚟。如果拍戲冇copyright(版權),根本冇人會拍。」
盧煜明又指,本港學者普遍對專利權認識不足,「好多人集中精神做研究,學者唔會成日做生意、推銷,要透過其他公司去做。」他勉勵本港科學家共同努力,把科研成果用諸社會,「希望香港有多啲其他地方冇嘅專利。家嘅科學家好好彩,生得逢時。21世紀嘅醫學等如20世紀嘅物理學,未來30年會有好多重大突破,等住人去搵。」
03年成功破解沙士基因密碼
【本報訊】一個成功的醫學教授,背後原來有一個物理學家,盧煜明獲獎無數,得獎感言總是離不開太座。他的妻子是物理學家,夫妻閒話家常也圍繞科學,孕育靈感。他倆曾在家討論如何用DNA來運算,最後把結果寫成科學文獻,成為兩口子的「愛情結晶」。旁人摸不着頭腦,這對科學美眷卻自得其樂,盧煜明用手指敲一敲腦袋,笑着說:「佢哦吓哦吓,我就諗到啲嘢。」
指每晚10時後諗嘢最好
盧煜明不諱言,本港教學醫院的工作量太大,教員難以同時兼顧教學、臨床、行政及科研。他最怕排山倒海的電郵,「牛津教學醫院有700張床,有1,500個醫生。香港就着重admin(行政),要簽好多memo」因此每天晚上10時至翌晨2時半才是腦震盪的黃金時間,「我當研究係一個hobby(嗜好),最好嘅時間係唔需要擔心下一個(appointment)。老婆都係科學家,同佢講無關痛癢嘅話題,都會諗到啲新嘢。」
成功醫學教授背後還有一大堆高科技儀器。他帶記者參觀中大的病理化驗心臟地帶「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內裏滿是新奇儀器,價值250萬元的「DNA擴增系統」只有手掌般大,表面的坑紋成千上萬,肉眼看不見的基因就在這些如絲的「運河」中游走,這個儀器可同時分析9,000個基因樣本。
排序機開一次花費五萬
中大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開設的實驗室有九部「次世代基因排序儀」,每部500萬元。03年成功破解沙士基因密碼的盧煜明說,儀器重點研發癌症、糖尿及植物基因,操作成本高昂,「每開一次機,就冇五萬蚊。當年排沙士基因用咗13日,如果用呢部機,開半次就搞掂。」記者問可會用此機研究豬流感病毒,他有點錯愕,「用呢架機做呢隻病毒,係overkill(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