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肝移植後變運動健將

女童肝移植後變運動健將

【本報訊】隨着市民對器官捐贈的意識提高,今年可以接受移植手術的器官衰竭病人將增加,香港移植學會指今年已累積112宗遺體捐贈個案,主要捐出腎臟、肝臟及眼角膜,超過去年全年總數,但現時仍有約1,700人等候各種器官移植,以末期腎臟病人為例,輪候期可長達10年。

千人等候換腎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李錦滔指,今年器官捐贈數字有上升趨勢,至本月初已有112宗捐贈,超出去年全年98宗,當中包括70個腎臟、33個肝臟及122片眼角膜等,上半年已有101名末期器官衰竭病人因得到器官捐贈,重獲新生,但現時器官數目仍遠不足以應付需求,單是等候換腎的病人就約有1,000人,他們須透過洗腎暫時延續生命,等候換腎的平均時間長達4至10年。
李錦滔表示曾有一名15歲的洗腎人士,因腎病影響心臟功能,故在平地走路都有困難,其後接受屍腎捐贈移植手術,健康狀況大為改善,手術後數年,更在一項腎移植人士運動會上,獲得100公尺短跑冠軍。
本港接受器官移植的康復者近年在世界移植人士運動會屢創佳績,今年再派出43人參加,其中8歲的蔡心怡患有先天性膽管閉塞,6個月大時獲姨媽捐贈肝臟,可進行移植手術,手術後不但完全康復,更成為了運動健將,游泳及跑步是她的強項,今年獲選參加世界賽事。
這批健兒由8至67歲,參加本月22日在澳洲舉行的世界移植人士運動會,比賽項目包括田徑、游泳及小型馬拉松等百多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