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大行盈利預測信唔過 - 麥嘉華

麥嘉華筆記:大行盈利預測信唔過 - 麥嘉華

根據彭博資訊的資料,華爾行大行越益看好企業盈利前景,他們把標準普爾500指數藍籌公司之2010年度平均每股盈利預測,由5月時預估的72.54美元(下同)調高至74.55元;09年度則料為59.80元。
按此推算,標普500指數的預估市盈率是13.13倍,低於過去50年平均的16.54倍。換言之,標普500指數要攀升至1233,才會升達對上50年的平均市盈率水平。

美企業績未達標

縱使我推測標普500指數有力在未來12個月上闖1250,但不認為這是建基於標普500指數成份公司的平均每股盈利將升上75元。
反之,我傾向認同DavidRosenberg的想法,股市之所以反彈,主要是因為逾七成美國企業的實際盈利,均優於他們先前「有意無意間」壓低的盈利預測,實情是大多數企業的營業額尚未達標。
無論如何,市場永遠由一股勢頭推動,而投資者現時無疑更願意承擔較大的風險。市場正消化企業盈利可望在來年增長40至50%,但只有在經濟呈現「V形」復蘇下,才有機會錄得如此前所未見的增長力度,機會率只有五十分之一。
舉例說,全球最大建築設備生產商Caterpillar次季的每股盈利是0.72元,顯然遜色於去年同期的1.74元,卻遠勝於華爾街估計的0.22元。然而該公司的營業額按年倒退41%,而市場的估計是下跌35%。
標普500指數成份公司的每股盈利,於06年底達至85元的頂峯,惟當年正值環球經濟復蘇。那麼,每股盈利在2010年升到75元的機會率有幾高呢?要達到這個目標,金融業盈利將要強勁反彈、影響能源公司業績的油價須攀上每桶100元以上,而Caterpillar等企業營業額須於明年至少回彈30%。我覺得這個願望很難達成。
補充一點,假如2009年度的每股盈利,一如分析員所料達到59.80元,這將意味每股盈利在今個周期的底部,仍會較2003年的低位高出一倍,問題在於今時今日的境況較當年還要差。
彭博資訊專欄作者DavidPauly一篇文章寫道,正當金融界聲名狼藉之際,你或會認為華爾街的頂尖大行會努力提高透明度,事實卻非如此,一些股票分析員繼續混淆視聽,在評估盈利時「忽視」一些重大的支出項目。如時代華納宣佈次季盈利為每股43仙,但部份分析員堅持應該是45仙,理據是不應計入訴訟和出售資產的相關支出。

透明度不增反減

長線而言,最令人關注的是,經歷了這次嚴峻的金融危機,大家或會寄望金融系統會得到整頓,可是,欠缺說服力的財務手法仍時有發生,同時透明度不增反減。然而,目前市場也有利好因素,其中一項就是現金相對美股市值升了許多。
因此,就算企業盈利未如人意,股價也可能會繼續上升。事實上,經濟環境越惡劣,美國就更加發狂地印銀紙,此舉將惠及商品、股票與貴金屬。但短期來看,股市呈現超買,美元則顯得超賣,故此不排除市況會短暫逆轉──即是美元反彈,而股市則向下調整。
麥嘉華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