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在我童年的世代,市區往返新界比今天上廣州甚至上海更大陣仗,後兩者不時為在下早去晚歸單日程目的地;廣州直通車一個半小時,上海飛機航程正常也是一個多小時。
那時坐車從元朗到佐敦道乘16號巴士,瞓醒三覺未到,更要轉大輪船然後再轉車,一般目的地兩着:灣仔姨婆家或半山西摩道祖父另一頭家;一般情況一去幾天一星期,一年才那麼兩三次。那時的維港從一岸到另一岸看來如此遙遠,看盡多少風景吃盡多少海風才達彼岸?
然後我們有了海底隧道,有了高速公路,有了地鐵與鐵路,多了好幾條橋,維港愈來愈窄;一陣風未過那船已抵對岸。除了高高高樓大廈與兩岸夜夜盛放煙花,下一步我們讓自己與遊客看些甚麼?
尖沙咀舊水警總部變身氣度不凡,雖然失卻舊時殘殘懷舊味,但卻換來一番昨天反對改建聲音也變作掌聲。巴士總站是時候變形啦,五支旗杆,財叔墨寶留下應份,但再環保的宣傳也不可能改變大巴士散出的死氣熱氣,將巴士總站搬遷,餘出大好空間作悠閒看海廣場。旅遊事務署已進行計劃,亦展開尖沙咀露天廣場設計比賽,預計可於2011年初向立法會申請興建撥款,亦希望於2011年底展開工程,這是一項德政!下一步,它將連接一段一點三公里,闊20米的過海行人隧道,行路過維港不再是夢想,成事指日可待。不過海底行人隧道構思一流,如若一味以購物街處理,則又是香港一直以來shopshopshoptillyoudrop之類老土無新意的另一間shoppingmall。除了購物,沿途海洋生物欣賞aquarium,文化藝術展示,香港海洋歷史,海岸演變圖片及模型展示,簡直創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