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隻肥大肉厚的野味,有水煮、有鹽醃、有肉乾,串成一大串,肉香四溢……但相信你不會流口水,因為這些肥美的野味,是──老──鼠!
烹調方式五花八門
這些報稱在田野捕捉的肥鼠,在非洲東南部內陸國家馬拉維(Malawi)各地的市集、街邊小檔都很常見,烹調方式五花八門,是當地很受歡迎的「美食」,其中最「暢銷」品種,當地人稱之為「Kapuku」,毛呈灰色,尾巴比一般老鼠短。從照片所見,小販高舉長杆,串着多達15隻鼠,大都是尾巴長過身體,驟眼看來,跟一般老鼠沒大分別。
當地「鼠販」說,最佳捕鼠時節是玉米田收割後,因為田鼠吃飽了穀物、野草、甚至水果和昆蟲,最是肥美;而捕鼠需要身手敏捷,由小男孩出馬最好。也有人設陷阱捕鼠:把裝滿水的大陶壺藏在地洞,壺邊塗上燒香的玉米皮,引田鼠爭食打鬥,繼而掉入壺裏淹死。
田鼠是否好吃,不得而知,但馬拉維是聯合國確認的最窮國家之一,1,200萬的人口中,約七成半勞動力都從事農業,但經常天旱失收,出現糧荒,沒有得吃,只好吃老鼠。
英國《星期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