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補充協議六的文本提到,內地積極研究引入港股組合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現時恒生銀行(011)旗下兩隻在港掛牌的指數追蹤ETF,市場上極少類同產品,該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梁高美懿希望,第4季內恒生便有相應產品面世,估計ETF將以跨境上市形式,在深交所掛牌。
記者:劉美儀
恒生旗下恒指ETF(2833)及恒生H股ETF(2828),剛獲台灣行政院核准,本周將以直接跨境方式在台灣交易所上市。梁高美懿希望,台港兩地的上市模式,可為恒生在內地發展ETF鋪路,展示該行在ETF及指數產品的開發管理經驗。她相信,恒生在ETF具發展優勢,若中港跨境內地上市ETF的細則如期於10月前公佈,相信恒生ETF可成功在深交所落戶,下一步期望可擴展至上海。
難重演憧憬直通車升市
以港股組合指數為追蹤目標的ETF,屬港股成份的一種,她相信,為內地投資者引入ETF,對港股表現肯定產生正面作用,但應不會重演前年底,因市場憧憬港股直通車即將「開通」,令港股瘋狂飆升的局面。
市場指ETF是更符合國情需要的「另類(quasi)直通車」,她認同,ETF模式既可疏導內地過剩資金有序投資港股,而且因資金並無流出境外,故風險防禦較強。
現時除了恒生兩隻ETF外,另一在港交所(388)掛牌而具高流動性的ETF是盈富基金(2800)。
梁高美懿表示,若CEPA細則准許現有ETF產品掛牌,恒生待法規公佈後,便可立即申請推出產品,就像台灣般,「本周批出下周便可上市」,若當局要求新開發ETF上市,她說以恒指公司在本地指數產品的認受性及悠久經驗,亦可較對手早着先鞭。
「本周批出下周可上市」
內地業務是恒生未來擴展的重點,本月底恒生(中國)在內地分支行的網點將達35個,但仍較對手落後,她說,按未來3年網點增至50間的計劃,意味每年新增支行數目不菲,恒生會盡量利用CEPA容許港資銀行可在廣東省內其他城市,開設「異地支行」的新安排,盡快在省內增闢據點。
CEPA亦研究,讓港資證券行在廣東省內設立合資投資諮詢公司;梁太表示,合資公司服務範圍僅屬證券研究,抑或包括客戶投資顧問等中介服務,尚待釐清,但即使初期只能提供有限服務,若可為長遠發展鋪路,恒生亦不排除透過旗下恒生證券,積極考慮發展空間。
下周開售
任滙豐人債分銷行
東亞(中國)及國家開發銀行的人民幣債券今年先後在港開售,恒生銀行(011)均未有參與零售部份的分銷行列,但滙豐銀行旗下滙豐(中國),將在港發行20億元零售人債,下周開售,恒生副董事長梁高美懿表示,恒生準備擔任滙豐人債的分銷行。
她指出,早兩批人債銷售時,適值雷曼迷債事件後,銀行開始執行監管機構要求的新銷售程序,例如錄音及合適測試,實際操作難免會因各行不同演繹而有偏差,銀行會否對監管要求過度反應,以至窒礙客戶進行合理投資,均需要一個過程沉澱和消化,故恒生當時寧願採取較彈性政策,為有需要客戶提供二手市場的人債。
銷售程序可合理簡化
隨着業界與監管機構持續溝通,銀行公會旗下小組亦與當局跟進,分銷行釐訂人債風險評級差異等問題,她相信,投資產品的銷售程序應可逐步找到平衡點,過度繁冗的安排亦會合理地簡化。
對於即將面世的滙豐人債風險如何評級?她笑說,滙豐是恒生的母行,信貸風險級別「應該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