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疑中暑心臟病猝死

男子疑中暑心臟病猝死

【本報訊】本港昨日天氣翳熱,發生多宗懷疑中暑事件,當中一名患有心臟病中年男子,路經尖沙嘴北京道一條行人隧道時,突然不適,失平衡直滾落樓梯昏迷不醒,送抵醫院證實死亡。有急症室專科醫生指,中老年且有心臟病人士,在翳熱天氣下出門,一旦發現胸口翳痛、頭暈氣促,應立刻停止活動,待不適感覺消退才可繼續,否則引發心臟病,後果堪虞。

失平衡滾落樓梯

受颱風影響致香港出現低氣壓及高溫效應,九龍市區昨午氣溫徘徊33度,西貢相思灣、尖沙嘴及旺角,先後發生三宗懷疑中暑不適事件,相思灣是工人不適,旺角則是一名老翁,但兩人送院後均無大礙,惟尖沙嘴的一宗,傷者送院證實不治。
男死者姓劉,54歲,昨午約2時半,他獨自行經尖沙嘴北京道與亞士厘道交界的一條行人隧道,當時他正沿樓梯步下,行了數級後突感不適,隨即失去平衡直滾落樓梯,當時兩名外籍男子見狀,即時趨前幫忙,並致電警方求助,救護車未幾到達,將昏迷傷者送院搶救,延至下午3時06分證實不治,消息指,死者生前患有心臟病,相信是病發致死。
急症室專科醫生彭繼茂指,中、老年患有心臟病人士,在天氣翳熱環境下若發現心臟不適,就要馬上休息,不要令心臟加重負荷,否則隨時會引發冠心病或俗稱中風的爆血管事件,搶救不及隨時致命。註冊中醫師崔紹漢表示,暑熱在中醫藥理上屬於令人致病的「六淫」之一(即風、寒、暑、濕、燥、火),暑邪在夏天最為常見。在中國節氣上,雖然本港今年「大暑」已過,但「處暑」(即暑與秋之間)未至,所以在本月23日前,本港天氣仍會非常酷熱。他說中醫會教人多喝湯水,「最簡單就係要多補充水份。」建議市民用冬瓜連皮煲湯,加入荷葉、赤小豆、山薏米及扁豆等,可以清熱去濕,若經常暴曬又不補充水份及散熱出現障礙,可能會導致體溫過高及休克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