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很久不露面的人死了,我們才驚覺,原來他們那麼老了。
菲律賓前總統科拉桑死了,才知道,她也七十六歲了。當年她領着菲律賓人民穿起了黃色T恤,群情洶湧把馬科斯趕下台,那時候,這個幹勁十足的中年女人,到哪裏都像鼓足了氣的皮球。
那時候,誰也沒想過她七十六歲是什麼樣子。後來她下了台,留給人們的,依然是在台上的那副模樣,定了格一樣,誰也沒想過,在歲月的消蝕之下,定了格的菲林褪色衰殘,原來不堪一睹了。
所以說,成名要早,退隱也應該早。再徹底一點,成名早的人,也該死得早,如此,這個人便永遠英姿煥發了。
這就像看《三國演義》,趙子龍是何等神俊英武,所有關於他的情節,都在寫得他神采飛揚。然後就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見提及,到後來,再說起的時候,卻是一句帶過,說到了這時,趙雲等人已相繼老死。
趙子龍身經百戰,如他中槍中箭而死,雖令人扼腕,但也在情理之中,唯獨是「老死」,則來得太過突然。便如一個英俊小生變成禿髮老頭,情何以堪。
真是自古英雄如美女,不許人間見白頭。一些人,我們都以為是應該戰死沙場的,結果,卻是老死。老死或許是善終,本來挺好的,但因為他們是故事的主角,這便令聽故事的人,不由分說,覺得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