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可可 大陸《博客網》專欄作家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本月四日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金正日「決定對兩名美國記者予以特赦」之外,北韓的新聞公報還說,克林頓的平壤之行「對加深朝美之間的理解和建立信任做出了貢獻」,雙方一致認為「應該用對話的方法解決問題」。
願與美國直接對話
筆者以為,來自平壤的訊息似乎已非常明確:北韓更感興趣的是直接與美國對話,而不是此前的六方會談。這一點從北韓送出「釋放美國記者」這個「禮物」以及它此前的有關表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北韓外務省發言人上月二十七日發表談話,重申北韓將不參加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認為還有其他對話方式可以解決當前的事態。
從以上北韓釋放的訊息來看,六方會談看上去似乎距離無果而終已為時不遠,或者說它的重啟難度將會更大,其必要性似乎也已降低。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六方之一的中方看上去就多少有些陷於尷尬。尷尬之一是中方多年的積極斡旋近乎失敗。朝核問題始於九○年代之初。當時,美國根據衞星資料懷疑北韓開發核武器,揚言要對北韓的核設施實行檢查;北韓則宣佈無意也無力開發核武器,同時指摘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威脅其安全,朝鮮半島核危機由此爆發。
○二年十月以後,為了朝核問題的和平解決,中方曾多方進行斡旋,最終促成六方會談,會談至今也已進行了六輪。然而會談成果卻很有限,直至本年四月,北韓宣佈退出六方會談,並將按原狀恢復已去功能化的核設施。從多年來六方會談的曲折進程來看,中方的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潤滑」作用,但現在看上去這一切似乎就要付諸東流了。
北韓不給中國面子
尷尬之二就是「小兄弟」不給「老大哥」面子。以某種歷史眼光來看,六方會談可以說是三對三──原社會主義陣營的朝、中、俄「對壘」資本主義陣營的美、日、韓。
而相對來說,北韓似乎更加「信任」中國,或者說中國對其影響力更大一些,這一點包括美、日、韓在內想必都是認同的,也都對中方寄予很大希望。
然而總的看去,與其說中方主導了這場馬拉松式的六方會談,不如說中方只是擔當了一個「和事佬」的角色更為準確一些。因為無論是談判的進程、階段性有限成果的取得,還是談判中間的一波三折,都看不出中方對北韓有甚麼明顯的影響力。
相反,北韓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我的事情我說了算」的獨立姿態,比如談判中途北韓動輒退出會談,又做出過試射導彈、進行核試驗等等這些動作,而這些動作的每一次發出,似乎都看不出中方的絲毫影響,更談不上約束它的行為。
如果直白些說,北韓從來都我行我素,它給人的直接印象就是:它對中國這個老大哥原來根本就沒看在眼裏。尤其是最近一次北韓高調宣佈退出六方會談後,中方看上去就只好「沉默」不語了,而北韓「……還有其他對話方式可以解決問題」,這種說法就更是給老大哥不留情面了。
總之,從平壤傳來的種種訊息表明,在北韓看來,所謂的六方會談,包括中方在內的其他四方似乎就是完全多餘的角色,而它和美國人的兩方直接面對面或許就是它所謂的其他對話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