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憧憬兩大重磅港股––中移動(941)及滙控(005)登陸A股,恒指午後一躍而上,收市報20899點,升404點(1.97%)。回歸概念股成為炒作焦點,多隻紅籌股借勢炒上,帶動紅籌指數彈4.9%,相反A股腳軟挫2%,H指僅升84點(0.7%),收報12052點。
記者:黃武榮
港股全日成交增至887億元,值得留意,昨日金融管理局未有再向市場注資,為過去半個月以來首次。
金管局無注資半月首次
外電日前引述消息透露,中移動已委任中金為承銷商,為年底前回歸A股作準備,中移動昨日搶高6.05元或7.5%,收87.1元,一股已推高恒指142點。其餘兩隻電訊股中電信(728)及聯通(762),齊齊彈高逾6%。
一名交易員解釋,中央不對稱政策偏幫其餘兩大電訊股,中移動股價過去一年長期落後大市,大戶亦累積不少空倉。昨日好友借回歸消息,逐步掃高中移動嘜高恒指,令淡友打亂陣腳急忙平倉,在冚倉盤帶動下,中移動午後一舉升破84元阻力。
高盛發表報告稱,根據經驗,H股回歸A股前兩個月,普遍跑贏大市並錄得14%升幅。該行預期,除中移動外,招商局(144)及中海油(883)會成為首階段回歸A股紅籌。連同中移動及聯通,四隻紫籌股(身兼藍籌及紅籌)昨為表現最佳四大藍籌,充當港股升市火車頭。高盛續稱,中電信、華潤電力(836)、世房(813)、富力(2777)及中遠洋(1199),會緊接成為下一批回歸A股黑馬。
除一眾中資股籌備回歸A股,近日連滙控亦借此消息狂飆,消息指滙控明年或可以在上海掛牌,股價昨衝高逾3%高見85.35元,收報85.2元。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滙控及中移動在美國預託證券(ADR)分別折算86.18元及86.97元,較港高0.98元及低0.13元。
雖然港股逼近二萬一,昨日竟有三分一藍籌逆市下跌,主要集中息口敏感的銀行及地產股。證券界亦對後市審慎觀望,指中央貨幣政策隨時有變,部份中資股仍有沽壓。
專家籲勿沾手內房股
星展唯高達董事黎永良表示,本港經濟未走出衰退,美國經濟亦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港股現階段主要是由熱錢推動,鑑於目前市場對中央政策非常敏感,一旦人行貨幣政策轉向,內房及資源股會首當其衝。
大華繼顯董事梁偉源同意,內銀近月開始收緊信貸,尤以房地產開發商面臨最大壓力,短期內不宜沾手為妙。龍頭內房股中國海外(688)及富力(2777),昨齊挫逾1%,中資銀行股中,四間逆市下跌。
中資電訊股搶鏡
‧中移動(941) 昨收報:87.10元 變幅:+7.46%
‧聯通(762) 昨收報:12.34元 變幅:+7.87%
‧中電信(728) 昨收報:4.35元 變幅:+6.36%
回歸概念股造好
‧聯想(992) 昨收報:3.84元 變幅:+5.21%
‧招商局(144) 昨收報:29.80元 變幅:+3.83%
‧滙控(005) 昨收報:85.20元 變幅:+3.34%
結餘膨脹
任總:資金流入非炒港元
資金持續流入下,本港銀行體系結餘不斷膨脹,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專欄《觀點》內指出,流入的資金大部份來自投資者的「實質資金」,並不涉及港元投機活動,主要希望透過港元資產來受惠中港較佳的經濟環境。對於外界擔心資金流向若突然逆轉,將改變目前寬鬆貨幣環境,他指該局有能力「確保貨幣狀況作出有序調整」,提供緩衝以維持滙率穩定。
若美國利率上升,或海外投資環境改善,本地經濟表現及企業盈利又令人失望的話,便可能引發資金流向逆轉;但他表示,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資金流入期間累積的外滙儲備,以及因資金流出而啟動的利率自動調節機制,都可對港滙下跌壓力提供緩衝。
可能造成資產泡沫或通脹
05年金管局推出三項優化措施,該局可在兌換範圍內操作,即滙率未觸及兩邊兌換保證價(7.75或7.85)前,便可承接美元或港元沽盤。
若資金流出本港,該局在兌換範圍內主動承接港元沽盤,可避免港元太快滑落至7.85的弱方兌換水平。資金流入亦可能造成本地資產泡沫或通脹,但他指出,該局可運用審慎監管措施,確保銀行不會輕率地擴張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