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颱風掠過本港的那一夜,正生書院的會考生大部份聚在那偏僻小島,在水滴漣漣的校舍裏為會考成績着急,期盼有朝一日可重投對岸的主流社會。一覺醒來,緊握手上的成績單,不論分數如何,他們均以行動證明:「以前做衰人,但家可以光明正大做人﹗」雨過天青,這一切不再是個夢。記者:陳渭茵、朱曉峯、黃德藍
正生書院11名考生中獲最佳成績、7科共8分的歐陽沛林(20歲),因趕着上班而於中環碼頭等候陳兆焯校長派發成績單。沛林雙手一直抓緊背囊,半掩嘴唇,反覆表示很緊張:「噚日打風好驚,真係等唔切,今朝5點幾就起咗身。」他得悉7科全部及格,最有信心的中史更獲D級,致電母親報喜訊時更激動落淚:「媽咪我得咗喇,做到自己想做嘅嘢﹗」
做好自己報答外婆
沛林憶述中四的日子最為艱難,很多同學都想離校放棄會考,但因陳校長的一句「諗一諗,諗清楚」令他戰鬥到底。他回憶應考英文聆聽試時,完全沒法理解考卷的英文生字,沮喪間仍叫自己「唔好停手,唔好趴低瞓」,他說:「冇走到係選擇啱,我呢一世都唔會忘記嗰一刻。」
沛林自小與父母疏離,由外婆照顧,8歲起與朋友流連街上,因偷竊而接受兩次感化,忽覺浪費時日而入讀正生。如今外婆離世,他希望能盡力做好自己作為回報。現階段沛林受聘於信興集團任電器維修技工,他認為「讀書可以讀一世」,故選擇專注於首份工作,深信將來仍有機會上大學。他感激正生書院的教導:「冇正生書院,冇今日嘅歐陽沛林。」
19歲的陸博泉亦考獲6分,會計科更獲C級,他曾經留級讀了三年中一,一直覺得「會考同我距離好遠」。如今幻想中的片段一一實現,他高呼「人係有希望,唔會以前係點家就係點!」想起四年前,他的生活只有吸毒和取貨,一學年曠課百多日:「折墮過知後悔,以前做衰人,家可以有選擇,可以光明正大做人。」
面對挫折學懂堅持
陸博泉指不甘心再做昔日的自己,推動他盡力考好會考,期望可有主流學校收讀,次選為重讀中五或毅進課程。他又興奮地表示,數天後有機會到海皇粥店工作,希望可逐漸融入社會。
容子健和曾惠娥雖然只得0分,但都表示「能經歷會考已經好開心」。30歲的曾惠娥吸毒多年,致出現幻聽,關節又有問題,一日要吃十多粒藥,難以集中精神學習,「要企喺度上堂等自己唔好瞓」。她希望已故的母親能知道她完成會考:「媽咪想我似番個人,以前我會吸毒去逃避,家面對挫敗我只會堅持。」
看到學生完成一項艱難的任務,校長陳兆焯說:「學生由冇變有、冇機會變有機會,係做咗件奇事。」他猶如爸爸見證子女懷胎十月一樣:「學生拎到成績單,好似生BB,唔會理佢靚唔靚仔,努力過考到幾多分都唔重要。」
勇於面對
特稿:教師努力助學生突破標籤
面對父母離異、曾偷竊吸毒的學生,正生書院的教師都要費盡心思,才能教好這班中文基礎可能只得小學程度的年輕人。自言「教書唔容易」的中文科教師呂Sir說:「(學生)好多錯別字,吸收唔多,今日學完,聽日就唔記得晒。」
為了教好這班學生,呂Sir絞盡腦汁,批改作文要極為細緻,付上整篇評語,上堂又要千方百計博得學生一醒:「播《最緊要正字》,希望佢哋唔好瞓覺。」他認為學生完成會考,令他們可以「用自己力量去突破標籤,同出面嘅人一樣決定將來點行。」
由低學起
數學考獲D級的陸博泉感激老師悉心教導,鼓勵他們由低學起,例如英文生字要先學生果,及多做額外練習,「10頁數學方程式我做咗兩個月。」
校長陳兆焯笑說,正生學生每每能夠在會考的口試中取得佳績,相反聆聽試的表現則明顯遜色:「呢班都係多嘴嘅學生,鍾意自己講嘢多過聽人講。」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