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財物索償惹一肚氣

失財物索償惹一肚氣

為保障個人財物,消費者選擇購買個人財物保險;但可知保障有限度,個人疏忽導致的損失便不在受保之列。投保人務必要盡力保護財物,遇上無妄之災,緊記即時報警,口供紙上更要仔細列出每項損失,否則保險公司可能會以不同理由,拒絕投保人索償。

個案一 蒲夜店失手袋→唔賠

鄭小姐今年6月和家人到新加坡旅遊前,向安盛保險購買旅遊保險。抵埗後與友人到夜店消遣,至凌晨時分離開時,始發現手袋不翼而飛,即時向當地警方求助,返港後再向保險公司索償,豈料職員卻以她疏忽看管財物為由,拒絕其索償。鄭小姐認為財物被偷理應受保障,不滿保險公司拒承擔賠償責任。

個案二 失銀包遲報警→唔賠

簡先生去年獲推銷CardProtectionPlanLtd(CPP)失卡環球支援服務,職員強調可為失掉錢包時提供保障,簡先生曾有遺失銀包的慘痛經歷,遂首肯購買。今年2月,簡先生不慎遺失銀包,致電CPP客戶熱線,職員回覆沒有報警時限,故他於六日後才到警署報案,再將口供紙和其他損失證明文件交保險公司,職員卻表示因他未有在遺失銀包後24小時內報警,故拒絕賠償。簡先生大表不忿:「職員話冇報警時間限制我先遲幾日報警,家又話唔賠,對我好唔公平。」

個案三 無列明當無失→唔賠

另一位參加CPP失卡妥計劃的邵先生上班時不慎遺失銀包,即時到警署報警,但警員在口供紙上只列出信用卡、現金及證件等,未有列出失掉裝證件的銀包,索償時職員以口供紙上無列為由,拒絕就銀包價值作賠償。邵先生覺得保險公司捉字蝨:「正常人都會將錢同證件放喺銀包,點會跌咗錢同證件後,銀包就冇事?」
安盛保險回覆,鄭小姐的索償乃根據保單條款作決定,不過由於其個案已轉介保險索償投訴局處理,該公司拒絕再作評論。
CPP回覆,保障條款已列明客戶發現財物遺失之後,需於24小時內向公司及當地警方報告。簡先生事發後6日才報警,故拒絕其索償要求;公司就職員提供錯誤資料致歉,現重新考慮其索償。至於邵先生個案,由於索償人需提供警方書面證明,紀錄遺失,該公司已按條款作出賠償,邵先生可提交補充資料,以供承保人再作評估。
檔案編號:0619040

專業意見:財物保險限制多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財物保險多屬保費較低的保險,每項賠償都有其限制或上限。其中投保人遺失財物的場合,或者當時正進行的活動,都可能影響索償,例如飲酒後投保人警覺性被影響,損失並非無可避免,保險公司便可拒絕賠償。
羅少雄續稱,保險公司要求投保人失物後盡快報警,是希望可以清楚記得事發細節,助客觀審核賠償,因時間越久,記憶越模糊。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不會以一般情況作賠償標準,只按第三者提供的證據計算賠償,所以口供紙內容須詳列每項損失。他提醒消費者必須了解自身責,索償時提供完整單據及文件。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