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估計超過20萬人患上冠心病,每年約有7,000人要接受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但手術後並非一勞永逸,患者需長期服食抗血小板藥、降血壓及膽固醇等藥物,以防復發,一項調查發現,35%心臟病患者試過自行停藥,其中近四成人更停藥逾一星期,有心臟專科醫生警告,患者隨便停藥可大幅提高死亡率達9倍。
記者:梁德倫
香港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上月於本港四間公立醫院心臟專科診所,訪問377名患上冠心病、心肌梗塞或曾接受心臟手術的患者,結果發現35%病人曾擅自停藥;當中近四成人曾停藥一星期以上,部份人更超過一個月。該會學術委員會主席譚劍明表示,患者停藥原因多數是疏忽忘記,但也有近兩成人自覺已痊癒,停藥一段時間也無妨。調查又發現,近半患者未能依照醫生或營養師指示改善飲食習慣及保持適量運動。
抗血小板藥物免復發
該會主席劉育港指,冠心病患者接受通波仔手術,利用球囊擴張狹窄血管並植入支架,可防止血管再度收窄,但手術後一年內血管再度阻塞的風險高達一至三成,主要是因為支架植入時會令血管受損,當血小板凝結成血塊後,便會阻礙血液流通令冠心病復發,為了減低復發率,患者一般需服用阿士匹靈及氯格雷兩種抗血小板藥物,有國際研究顯示,患者若擅自停藥,血管再栓塞的風險較按時服藥者提高57至161倍,死亡率更提高9倍。
冠心病患者要保持健康,適量運動及健康飲食均不可缺,該會學術委員會副主席陳志堅稱,患者要戒高脂高鹽及高糖食物,多吃蔬果等高纖食物;每周應保持三次運動如游泳及跑步,每次30分鐘,患者更不要隨便嘗試坊間成藥和保健食物,以免影響心臟病藥物的功效。
印製小冊子公院派發
資深藝人梁舜燕的丈夫今年已81歲,她表示丈夫因不肯戒口,常吃肥膩食物,導致冠心病反覆發作,並三度接受通波仔手術,最後一次手術在05年進行,「做完呢次手術,喺我同醫生督促下,佢先肯戒口同做運動,家都冇再復發。」
為了加強市民的護心意識,該會舉辦「保冠心,防復發」關注月,並印製小冊子教導患者防止心臟病復發,已於各公立醫院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