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美國的股市,近月炒得火熱。銀行陸續公佈業績,雖倒退卻比預期好,又回到派巨額花紅的日子。美國聯邦儲備局前局長格林斯潘,都說美國經濟在7月中見底。金融海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看來都好像明日黃花。
牛氣冲天的氣氛,普通人的好日子還未來臨。美國失業率向雙位數進逼,紐約有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好工,要告學校取回學費;佛羅里達州有32層豪宅只有一戶有錢住;佛蒙特州有「衰退的士」任由乘客定車費。
投資市場欣欣向榮和民生困頓的落差,可能出於股市炒經濟復蘇預期,而實體經濟復蘇往往滯後半年,就業市場復蘇又往往滯後於實體經濟。美國更有職位越來越遲「歸位」趨勢,過去衰退結束一年後失業率回落,2001年衰退的失業率卻到衰退結束19個月後才見頂,經濟學家指這次高失業可能要持續多四年。
本港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美國經濟估計最快要到今年第三季才復蘇,而整體失業率更要到2010年第三季,甚至2011年初才見頂。他指,美國經濟最壞時間總算過去,但華府印鈔太多,易造成泡沫,「到時要加息壓抑經濟,便會縮短復蘇時間。」
路透社/本報記者
金融海嘯下人浮於事,許多大學生畢業變失業,誰之過?美國一名女大學畢業生就認為,是學校之過。她今年4月拿得學士學位,迄今仍未找到工作,心裏有氣,歸咎校方沒幫助她就業,於是入稟法院控告大學,要求取回70,000美元(54.6萬港元)學費。校方強調有幫助學生找工作,直斥這宗訴訟不值得理會。
指沒履行協助就業承諾
原訴人湯普森(TrinaThompson),現年27歲,在紐約巿布朗克斯區(Bronx)的門羅學院(MonroeCollege)修讀資訊科技學位,4月修畢120個學分,取得學位戴上四方帽。
門羅學院是私立專上學府,約有6,000名學生,算不上是著名學校,未能躋身去年公佈的248間國家級大學排行榜。門羅學院提供多個副學士和學士課程,商科比較好,校內的商科賽扶學會(SIFE)不時在公開比賽中,能與哥倫比亞大學、雪城大學一較高下。
湯普森不讀商科,卻希望在資訊科技方面發展,幾年前申請學生貸款,入讀門羅學院的資訊科技學位課程。但畢業等於失業,三個月來仍未找到工作。
湯普森和媽媽卡羅爾(Carol)相依為命,媽媽是代課老師,收入不多。雪上加霜的是,她快要開始清還學生貸款。卡羅爾說女兒戴上四方帽,令她「很驕傲」,但女兒很需要一份工作,否則「我們很快會沒瓦遮頭,要露宿街頭」。
金融海嘯下,今年美國大學畢業生失業率,至6月已達4.7%,比去年同期高一倍,估計有200多萬名畢業生變成失業生。但湯普森認為錯不在金融海嘯,也不在她自己,而是學校沒有履行協助學生就業的承諾。
門羅學院的就業辦事處在網頁上聲稱,會向畢業生提供免費服務,包括協助他們寫履歷和應徵信、在選擇事業方向上提供意見等,並說:「我們擁有許多資源,可以在學生就讀期間和畢業後提供協助。」
門羅學院:完全沒理由
湯普森找不到工作,因此於上月24日入稟布朗克斯法院,要求校方歸還70,000美元學費,她在起訴書中說:「他們沒有盡力幫我。」卡羅爾指女兒「很氣憤」,因為她將所有信心都放在這間學校,校方卻沒盡力為她找工作,學費白繳了,還要債台高築。
學生找不到工作控告母校,開了法律訴訟首例。門羅學院發言人駁斥,湯普森的訴訟「完全沒有理由」,不值得法院受理,「校方為學生提供卓越的職業發展支援,我們引以為榮」。
美國《紐約郵報》/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