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媽咪 - 陶傑

孟子的媽咪 - 陶傑

總統奧巴馬引用孟子,把中國人逗得心花怒放。孟子已經好out了,孟子的話,全部是老餅的文言,沒想到經奧巴馬這張全球至in的第一嘴一增值,就像迪士尼卡通的花木蘭,立時又in又young。估計半年之內,美國的玩具商,會推出孟子公仔,由Mattel重金請英國人來設計,廣東工廠密集生產,然後專攻大陸市場。
論形象,孟子其實不算太過老餅了,因為孟子有一個母親。「孟母三遷」的故事,許多人都聽過──孟子的老母,教孟子讀書,看見小小的孟子不專心,原來他喜歡跟鄰居小孩玩在一起,鄰居小孩拿着銅斤秤砣,在玩做買賣的遊戲,孟子的母親皺皺眉頭,就決定搬家。
這次鄰居玩做生意,搬到另一處,鄰居小孩在玩做苦力,孟子的母親不滿意,搬來搬去,就是不想兒子跟一幫cheap精混在一起,最後,孟子成了大器。
今天香港的家長,為了讓小孩進名校,也為了小孩苦心搬家,譬如想進南區的聖士提反,就一定要搬住赤柱。在傳統上,赤柱是洋人住的地方,然後是一群高等華人。學着孟母一樣搬遷,這就對了,孩子將來直升麻省理工。跟小孩住在新填地街,小孩長大,不當馬伕,也變成收保護費的陀地了。孟子老母的遺教,比起岳飛老母在兒子背刺「精忠報國」之維園阿伯愛國feel,二千年來,中產階級,精神光芒不滅,大家說:這不就是日本人崇尚、香港家長模仿的最佳「親子教育」嗎?
「但是,孟子的媽咪公開看不起勞動低下階層,以現代的眼光,她不是有歧視之嫌嗎?」有一個小朋友問我。
「這個問題,你就要問特區政府的平機會了。」我答:「但是,凡有智慧的家長,都會學孟母,嘴巴不說,內心要帶着歧視來推行家教。孟子的母親,像今天買樓一樣:location,location,location。特區政府叫你們學母語教育,高官和有錢佬自己一有機會,卻必定把小孩往英國的寄宿學校送,為什麼?因為他們心裏明白,英國這個社會環境之種族優越,這就是孟母精神之貫徹了。做一個有智慧的香港人,要懂得辨別虛偽和妖妄,才會脫離中國式的愚昧。孟子的老母萬一活在今天,如果她住在梅窩,看見正生書院快來了,她也會帶着小孟子急急搬家。」